昨日,市司法局贺菊英副局长接听市长专线,针对市民关心的“医患纠纷调解 ”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作为处理医患纠纷的新途径,身为独立第三方的医患纠纷调委会一直受到本报关注。据悉,从2010年8月31日成立至上个月,市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简称市医调委)共接待来访咨询326起,受理调解申请58起,其中调解成功50起。
“患方共索赔1192万,达成协议后实际赔偿554.6万,赔偿率为46.5%.”贺菊英透露,调解的纠纷中,8起无法达成协议的,经过医调委有效引导,5起患方理解后息事宁人,3起走诉讼途径。
贺菊英告诉记者,司法确认的引入让调解有了法律效应,所以确认后的调解协议自动履行率为100%.经过一年多的工作,越来越多的医院在医患纠纷中体现出诚意与配合。“很多医院分管副院长往往亲自来调解现场。”
据悉,目前市医调委只受理市属6家医院:第一医院、中山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仙岳医院、口腔医院的医患纠纷。在岛外各区中,目前只有同安区成立了区医调委。贺菊英表示,“我们会积极推动其他各区成立医调委。”
医患可共同选调解小组成员
医患纠纷中,最关键的是专家意见鉴定。贺菊英说,调解必须由双方自愿委托。医患双方可以共同挑选调解小组成员。
据悉,医学专家队伍由86名主任、副主任医师组成,由市卫生局审查、把关产生。患者可以自己查阅资料自行选择。15名法学专家由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从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精,执业经验丰富的律师中遴选。12名兼职调解员、15名社会监督员分别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评议员中挑选。
贺菊英说,“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特别是跨科的案件,将组织3人专家小组集体讨论,这样对双方都有说服力。”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亚药理学会和英国药理学会主办的澳-英联合药理...[详细]
2月28日,GW制药宣布美国FDA授予该公司用于治疗儿童Lennox-Ga...[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