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消化内科医学进展 > 真假性黄疸的鉴别

真假性黄疸的鉴别

2012-02-16 17:08 阅读:3947 来源:临床医药实践 责任编辑:申琼鹤
[导读] 真性黄疸分为溶血性、肝细胞性、胆红质代谢功能缺陷性和阻塞性黄疸四种类型,皮肤粘膜、巩膜均可黄染。假性黄疽,是指药物、胡萝卜素或脂肪色素在皮肤、粘膜沉积所致引起的黄染,一般都无巩膜改变。

    1 病例摘要

    患者女,27岁,孕2入院行利凡诺引产,既往无肝病史,体检与化验检查无异常发现,于2005年1月10日下午3时40分作羊膜腔内注射5‰利凡诺注射液9ml,次日8时发现孕妇手、足、掌明显黄染,巩膜及其它未见黄染,肝功化验正常,5日后黄染消退。

    患者女,35岁,2008年8月6日因双手掌发黄来我院诊治,被疑为急性黄疸型肝炎,经肝功化验正常。患者主诉无恶心,厌油,腹部不适,自我感觉良好,无肝病史。后经详细询问病史,患者因连续7日每天大量食用西红柿,第8日突然发现手、足、皮肤发黄,考虑可能是服用大量西红柿所致,令患者停食西红柿7日后黄染消退。患者全病程未见巩膜黄染。

    2 鉴别实验

    黄染时取患者血清2ml,加入无水乙醇8ml及石油醚1ml振荡10分钟,静置,使无水乙醇及石油醚分离,而石油醚层显黄色,无水乙醇层为白色。对照组取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血清做同样实验,无此现象发生。

    3 讨论

    真性黄疸分为溶血性、肝细胞性、胆红质代谢功能缺陷性和阻塞性黄疸四种类型,皮肤粘膜、巩膜均可黄染。假性黄疽,是指药物、胡萝卜素或脂肪色素在皮肤、粘膜沉积所致引起的黄染,一般都无巩膜改变。

    真性黄疸通过实验在石油醚层不显黄色,而假性黄疸在石油醚层则显黄色。

作者:韩 勇,张 丽

    相关专题链接:消除肝癌病人出现黄疸不可治的误区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