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心血管内科医学进展 >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九法(2)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九法(2)

2012-02-16 10:41 阅读:7214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责任编辑:申琼鹤
[导读]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不明的临床综合征,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其病程长久,病情缠绵,致病因素多为情志**,五志过极,恼怒忧思,持续精神紧张,或饮食失节,嗜好烟酒辛辣

    疏肝理气:适宜于高血压病中期,情志失节,肝气郁结者。见于长期精神紧张,情志不舒,久郁恼怒之人,症见头痛头晕,心烦急躁,失眠多梦,胸闷,常因烦劳恼怒而加重,舌红苔薄白,脉弦。

    基本方: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枳壳12克,香附12克,川芎12克,地龙12克,丹参20克。若肝郁化火,则兼见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弦数,加夏枯草15克,山栀10克,黄芩10克;若肝气横逆犯脾,兼见脘腹胀满,纳呆少食,大便溏薄,加焦白术12克,茯苓15克,薄荷6克,生姜10克。

    益气活血:适宜于高血压病晚期心脾两虚,血脉瘀阻者。症见头痛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神疲乏力,短气不足以息,动则尤甚,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自汗盗汗,胸膈满闷,面唇青暗,舌暗紫,舌底脉络紫暗迂曲,脉细弱或细涩。

    基本方:人参10克,赤芍12克,当归10克,地龙12克,黄芪30克,桃仁10克,川芎12克,红花10克。气虚明显加山药15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

    温补阳气:适宜于高血压病后期,脾肾阳虚者。高血压病虽多见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或风动火炎之证,但阳虚阴盛者亦非少见。此证多见于高血压病后期累及心脏,出现心力衰竭者,其血压虽高,但全身症状却是一派阳虚征象,症见头眩头晕,面白少华,气短懒言,倦怠乏力,呕恶痰多,食后不运,大便不实,腰酸腿软,肢清足冷,夜尿频数,男子阳痿,女子宫冷,月经不调,舌质淡而胖,脉沉细。

    基本方:人参10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附片10克,肉桂6克,淫羊藿10克,仙茅10克。若阳虚饮停,畏寒心悸,下肢浮肿加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黄芪30克,防已12克加强温阳化饮。

  • 1
  • 2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