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已经是一种常态,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如今大医院逐步限制甚至取消普通门诊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南京也加入其中。虽然这种医改前景,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点赞”了,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
截至目前,南京地区的“医联体”已逼近40家。“通过医联体建设的不断推进,大医院对基层医院的带动作用明显,但也有很多问题值得反思。”南京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主城很多三级医院医生直接到社区坐诊,但在那儿一待半天,最后看的病人可能只有几个;而有的医联体建设目前还停留在“一纸协议”上。
“我们不仅需要完善推动医联体建设的条件和政策,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也将酝酿***医联体考核办法,其中将有一些‘硬杠杠’,如,对于三级医院而言,普通门诊量必须下降,专科门诊量有所上升;而对于基层医院,90%的病人必须留下来,如果区域内的病人转出过多,**相关考核成绩就会受影响。”该负责人说,制定这一考核办法旨在进一步明确三级医院、基层医院和各级**的责任,推动各级**不断完善区域内的医疗条件,真正实现“小病不出街村,大病不出市区,重病有保障”的医改目标。
大医院未来取消普通门诊是因为有了“分级诊疗”.去年9月中旬,***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两个阶段的工作目标,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到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大医院的门诊、床位不可能一下子减掉。医改是一个漫长、持续性的过程,不仅牵涉到原先医疗资源的配置,也和大家的就医观念有关系。一些试点地区通过报销比例的调整,让对价格更敏感的人自发选择身边的社区医院看病。医改的这一趋势,就是要改变现在被大家诟病的就医难、看病贵。在国外,一般是80%的医疗服务由基层提供,20%的由大医院提供;我们却倒了过来——80%的医疗服务由大医院提供,基层医疗成了配角。
某大医院内科专科的医生说出了很多医生担心的问题:“医院很可能不再需要这么多医生了,特别是以开药为主的科室,养不起更多医生了。”对于不能在大医院看普通感冒,很多患者也不接受:“如果要我生了病就找社区医院,我宁愿多花些钱,坐远一点的车子到大医院。”
大医院的普通门诊究竟该如何取消,仍然需要慎重。事实上,大医院取消普通门诊,基层医疗机构是不是就能顺利接手?会不会因为基层普通门诊的接诊能力不足,而加剧看病难?情况恐怕还不能过早乐观。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医院取消普通门诊的前提,必须是基层医院普通门诊具备了相应的能力。
此外,取消普通门诊的前提,首先当然是明确何为普通门诊,常见的内科、消化科、呼吸科、发热门诊算不算普通门诊?大医院是否就不能开设这类门诊?又抑或大医院只能开设专家门诊?那么不具备专家资质的医生是否都意味着要向基层的分流?失去了普通门诊病例的支撑,大医院是否会愈发不接地气?患者普通就诊的诉求在大医院遭拒,有没有可能加剧医患矛盾?……这些同样是大医院取消普通门诊时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
大医院取消普通门诊仍需尊重医疗服务的供求关系与客观规律,一刀切是行不通的。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