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大医院医生应感谢基层医院同行

大医院医生应感谢基层医院同行

2016-02-16 20:11 阅读:1392 来源:环球医学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解决大医院拥挤不堪、小医院门可罗雀的现象,根本办法是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看病就医新秩序。有专家指出,分级诊疗制度建立之日,就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成功之时。现在,老百姓都认为三甲医院水平高。不可否认,三甲医院医生确实在

    解决大医院拥挤不堪、小医院门可罗雀的现象,根本办法是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看病就医新秩序。有专家指出,分级诊疗制度建立之日,就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成功之时。现在,老百姓都认为三甲医院水平高。不可否认,三甲医院医生确实在疾病诊断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基层医院医生所做的工作也不能忽视。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构建分级诊疗服务体系的要求,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这是新时期深化医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将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旨在扭转当前不合理的医疗资源配置格局,解决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围绕城乡协同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依托广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探索合理配置资源、有效盘活存量、提高资源配置使用效率的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架构,推动党和**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所做出承诺的实现。

    近年来,各地加强了对分级诊疗制度的探索,已有近20个省份***了分级诊疗政策措施,启动了试点工作,部分省市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经验和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卫生事业一直坚持城乡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建设,新常态下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内涵,侧重于体系各层级间诊疗功能的有机整合与协同,通过统筹城乡医疗资源,明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职责分工,有效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和患者的下沉,规范就医秩序,确保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

    现在,老百姓都认为三甲医院水平高。相比基层小医院患者门可罗雀的情况,三甲大医院拥挤不堪。从表面上看,的确如此,因为三甲医院医生接触了更多的疑难杂症病例,如果患者已经在其他医院就诊过,就为三甲医院积累了更多资料,因此三甲医院医生能够有更好的条件去做出疾病诊断。

    但也应当看到,任何疾病都有一个发展过程。比如,急性阑尾炎一开始的腹痛表现在上腹部,再高明的医生,在发病最初阶段都不可能作出准确的诊断,但6——8小时后,腹痛转移到右下腹部,有固定的压痛点,诊断阑尾炎也就相对容易了。

    现实是,患者因为发病初期在基层小医院,到了8个小时后进入大医院时,已经到了疾病最典型、最容易诊断的时候,此时反倒显得三甲医院的医生比基层医院的医生医术高明。

    正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玉村院长指出,大牌医生一定要明白,基层医院的医生已经为我们做了特别多的基础工作,我们应当对同行怀有感恩之心。

    我们目前的状态是医疗人才储备不足,但同时也存在医疗人才严重浪费的问题,存在着“大医生看小病,小医生乱看病”的现象,没有真正从合理分工的原则去考虑。不足与浪费并存之下,扩大了社会的不公,也制约着人才的培养、流动与发展。比如,医院盲目规模扩张的背后是人才质量的下降。

    如今,“滥竽充数”的现象越到基层越是明显。难怪有专家如是说:这是一座牢固垄断体制所筑成的高坝,水里盈聚着庞大的医疗资源,无法释放到市场之中;水坝下却旱得寸草不生,公众苦于看病的不便与昂贵。掌握医疗资源的人们,犹如蚂蚁搬家一样把资源搬运过坝……而水坝的设计者和管理者们,则忙着一件叫做“医改”的事情,希望能够打开那已经锈死的闸门,有序地释放坝内所聚集的巨大势能。

    人们对医生分级诊疗如此多的微词甚至不支持,根本原因就是在市场环境下,**的引导与市场的推动没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甚至两者是对抗的。实施分级诊疗,缺的是吸引医生下基层的机制以及基层医疗能为民众解决什么。医生的执业状态与支付制度改革是推行分级诊疗纲举目张的抓手。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