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状癌(PTC)是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类型,10 年生存率较高为 80%-90%.但是还有一小部分的**状癌患者发生局部复发或者远处转移,最终导致死亡。确定发生这些不利后果的高危因素将能增加积极治疗及随访的机会。现今 BRAF V600E 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BRAF V600E 基因突变及已制定的危险评分系统对预后生存率的影响都还尚未明确。
来自瑞士 Kantonsspital St. Gallen 头颈外科的 Niederer-Wüst SM 医学博士等人进行了研究,最终表明临床分期系统是预后危险分层更佳的手段。文章最近发表在 surgery 杂志上。
研究回顾性分析了从 1990 年到 2011 年来自同一家机构 147 个 PTC 直径大于 1cm 的连续病例。临床风险评分使用 MACIS 评分系统(M 转移,A 年龄,C 切除的完整性,I 局部浸润,S 大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评分系统(EORTC),国际抗癌联盟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分期系统(UICC TNM)。使用聚合酶链反应及桑格测序检测 BARF 基因第 15 位外显子。
研究结果显示,发生 BRAF V600E 突变的有 75 人(65%)。5 年、10 年的总体生存率、疾病相关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分别是 92% 及 87%,98% 及 96%, 96% 及 94%.MACIS 得分低组(1 分)显示具有更优的总生存率(10 y 95% vs 75%),疾病相关生存率 (10 y 100% vs 89%),无瘤生存率(100% vs85%)。EORTC“early score”组(EORTC 1 +2)及 TNM I 期组具有类似的生存优势。BRAF V600E 突变组与没有突变组相比侵袭性临床病理特征显示没有显著的差异,如甲状腺外扩展、淋巴结转移、T 级别高、男性、高龄。此外,BRAF V600E 突变与临床风险评分及生存率降低无关。
本次研究表明,BARF V600E 阳性与消极预后无关,和其他文献的结果显示一致。相比之下,MACIS, EORTC 得分高,TNM II–IV 期与不良预后相关。因此,临床分期系统比 BARF V600E 突变状态对危险分层更佳。
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别占比19.59%和24.87...[详细]
在我国,肺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约为46.08/1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