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八毛门”引发的误解与恐慌

“八毛门”引发的误解与恐慌

2011-09-16 15:05 阅读:1740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q****e 责任编辑:qionghe
[导读] 八毛门事件让深圳儿童医院陷信任危机。9月14日,深圳市儿童医院方面表示,事件爆发以后有多名患儿家长明确表示拒绝手术。其中一名出生三天的孩子,经诊断后为巨结肠、肠梗阻,但家长未接受医生手术建议。11日凌晨孩子突然出现肠穿孔,被迫手术治疗,目前还在

    “八毛门”事件让深圳儿童医院陷信任危机。9月14日,深圳市儿童医院方面表示,事件爆发以后有多名患儿家长明确表示拒绝手术。其中一名出生三天的孩子,经诊断后为巨结肠、肠梗阻,但家长未接受医生手术建议。11日凌晨孩子突然出现肠穿孔,被迫手术治疗,目前还在重症监护室治疗。

    正如新闻所说,“媒体关注这件事,10万元手术和8毛钱治愈的反差是关键”。但当事者却说,“从没说过广州儿童医院8毛钱治愈孩子”。厘清困惑是必要的,但更值得重视的是,“八毛门”事件的后遗症——深圳儿童医院陷信任危机,多名患儿家长明确表示拒绝手术。

    客观地说,手术恐慌症的出现,有非理性情绪在内,但更有不信任危机加重的因素。可以说,手术恐慌症和 “八毛门”有一定的对应惯性。从一定程度上说,这类似于“蝴蝶效应”:一只南美洲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的一场龙卷风。引申开来,是指微小的变化能引发连锁反应。就笔者的理解,“八毛门”事件就是这样一只蝴蝶,是诱因而非根源。手术恐慌症蔓延的背后,潜藏着医疗信息的巨大不对称性。隐藏的矛盾,迟早会找机会爆发。

    非制度化生存,是指个体生存的环境缺少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并且解决问题的手段取决于具体博弈。利益获得的多少,取决于博弈双方的力量对比和外界的干预程度。明显可以看出,医患二者没有对制度的稳定预期,事件的爆发也充满了偶然性。一个必须正视的背景是,当前医患不信任感弥漫,有些医患冲突成了相当的负面影响,而公众对“八毛门”的激烈回应就是例证。

    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早已超出了熟人社会的信任关系。但是,无论是社会土壤还是医院本身来说,都没有为制度信任的滋长提供空间。“蝴蝶效应”裹胁下的“八毛门”,恐慌能得到救治吗?这是一个问题。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