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药资讯 > 美发现夜盲蛋白作用:弱光环境或可视

美发现夜盲蛋白作用:弱光环境或可视

2011-08-16 09:26 阅读:970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q****e 责任编辑:qionghe
[导读] 美国佛罗里达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里尔-马尔捷米亚诺夫发现了夜盲蛋白的功效,新发现有助于夜盲症的研究,为人们在弱光环境中可视提供可能。相关研究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神经科学》杂志上。 当光子击中感光细胞后,感光器会做出需要被迅速传输到下游的神

    美国佛罗里达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里尔-马尔捷米亚诺夫发现了夜盲蛋白的功效,新发现有助于夜盲症的研究,为人们在弱光环境中可视提供可能。相关研究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神经科学》杂志上。

    当光子击中感光细胞后,感光器会做出需要被迅速传输到下游的神经元(神经细胞)反应,进而使信号能够被处理再传输至大脑,产生视觉图像。但若要做到夜视,除在视杆细胞和双极细胞之间的特定突触需运转正常外,这种信号传输也必须迅速完成。近年来,科学家认识到,对夜盲蛋白编码的基因是夜盲症的最主要缘由之一,但是它到底有何功效,目前尚未知晓。

    在这项新研究中,科学家在小鼠视网膜内寻找到与夜盲蛋白相关的蛋白质。马尔捷米亚诺夫称:“这是第一次发现夜盲蛋白在视觉信号传导途径中的功能角色,并将这种角色与一种更大的分子配合物联系起来。而后者是低光视觉所必需的。”研究者发现,由这一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负责将突触的信号传导机制的关键要素组接起来,为感觉信号的快速、完整传输服务。夜盲蛋白调和了视觉信号的聚集、精准的传输和大分子配合物的突触,这种大分子配合物突触由代谢型谷氨酸受体6亚型(mGluR6)构成。

    马尔捷米亚诺夫认为,夜盲蛋白不仅仅增强人们在弱光环境中的可视能力,还具有远远超出视觉层面的功效,有助于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也有与夜盲蛋白相类似的蛋白质,其协调突触信号的方式与视网膜相似。事实上,通过突触的神经元之间的交流,是神经系统功能的必备要素,这个过程的中断,被认为是神经精神疾病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