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药资讯 > 陈竺:推动转化医学发展,应对生命挑战

陈竺:推动转化医学发展,应对生命挑战

2011-02-15 08:55 阅读:1402 来源:科学时报 作者:大*勒 责任编辑:大弥勒
[导读] 现代医学发展历史表明,未来医学突破性的进展有赖于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结合;21世纪的医学将更加重视“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生物”医学模式,更加重视整体医学观和有关复杂系统的研究。转化医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转化医学符合医学科学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卫计委部长陈竺(《科学时报》整理)

 
  符合医学科学发展内在客观规律
 
  现代医学发展历史表明,未来医学突破性的进展有赖于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结合;21世纪的医学将更加重视“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生物”医学模式,更加重视整体医学观和有关复杂系统的研究。转化医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转化医学符合医学科学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在2003年美国**卫生研究院(NIH)正式提出后,转化医学日益受到各国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在我国转化医学已成为国家在生物医学领域里一个重大的政策。《**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指出:“以转化医学为核心,大力提升医学科技水平,强化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建设。”由韩启德教授和桑国卫教授领衔两百多位专家、历时两年完成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中也提出:“推动有利于国民健康的医学模式的转化;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
 
  尽管科学界在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但如果看看人类健康的实际情况的话,不免令人感到担忧。以肿瘤为例,从1975年到2005年这30年间,肿瘤的总体死亡率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这说明,虽然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离真正造福社会和人民健康这一目标实际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人类生命系统可能是地球上最复杂、最高级的物质运动形式,而这一物质运动实际上又是和精神活动及社会行为、社会组织等紧密联系的。因此,对于生命与健康规律的认识,应更加向以人的整体为研究对象这一目标转变,同时医学模式也必须要有一个大的转变。医学只面对临床是不够的,预防更为重要,未来的医学更应以预防为主,主战场在社区。
 
  20世纪中期开始,由量子论和基因科学所引发的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产生了人类的第三次科技***。目前,我们可能正处在第四次科技***的前夜,在这一科技***中,科学界越来越认识到生命科学以及以维护健康、促进健康、疾病防止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将可能迎来一个跨越式的发展。
 
  打破屏障填补鸿沟
 
  转化医学的提出源于当年NIH迫于来自社会的压力。20世纪末NIH每年的研究经费高达200多亿美元,但美国人却在追问,发明了那么多的新技术,积累了那么多新的知识,发表了那么多的高水平论文,为什么人们的健康状况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由此,NIH提出了转化医学的概念,旨在让基础知识向临床治疗转化,促进健康水平的提升。
 
  转化医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打破基础医学与药物研发、临床及公共卫生之间的固有屏障,在其间建立起直接关联;从实验室到病床,把基础研究获得的知识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和公共卫生方面的防止新方法。转化医学致力于弥补基础实验研发与临床和公共卫生应用之间的鸿沟,为开发新药品、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开辟出了一条具有***性意义的新途径。转化医学是“从实验台到临床”的一个连续、双向、开放的研究过程。
 
  转化医学是一个致力于克服基础研究与临床和公共卫生应用严重失衡的医学发展的新模式,其核心是在从事基础医学发现的研究者和了解患者需求的医生、以及卫生工作者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特别集中在分子基础医学研究向最有效和最合适的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预防模式的转化。
 
  转化医学的意义及其价值已引起欧美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催生战略行动。美国已在近40所大学建立了转化医学中心,在2012年以前将会达到60个以上。**对转化医学的重视程度日渐增高,企业也加强了在转化医学方面的投入。在我国,转化医学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但发展很快,全国一些院校和科研单位都成立了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为我国转化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认为,除了注重药物研发、生物医学工程等经典意义上的转化医学外,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转化医学研究更应重视公共卫生,重视基层,重视社区,重视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
 
  保障人民健康的必然要求
 
  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改变所带来的健康和疾病问题,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和压力是巨大的;传染病、慢性病没有国界,在国际化、全球化背景下,其影响更不容忽视;我国糖尿病等慢性病情况令人担忧;职业病、精神卫生、心理健康等方面都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对我国人民健康面临的严峻挑战,既需要改革体制机制,同时也需要医学科学的进步与创新。
 
  医学模式如果不向“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生物”模式转变,如果我们不研究、不借鉴、不汲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那么影响人民健康的问题将会变得更加严重,需要医疗卫生服务的人群就会像“井喷”一样持续快速增加,国家也将难以承受这一巨大的负担。在这样的挑战面前,从科学的角度如何来发现问题,凝聚重大科学问题成为中国医学界面临的挑战。
 
  针对影响国人健康的慢性病开展转化医学研究,要从临床和预防出发,缩短基础研究到临床和公共卫生应用的时间,使新技术尽快转化为低成本、高科技含量的适宜技术。开展重大疾病防止技术及新药研制关键技术等转化医学研究,不仅是推动医改进程的重要具体措施,也是解决“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的主要技术保障。“十二五”期间,在我们提出的防止重大疾病,控制健康危险因素的目标中,就包括了要显著扩大慢性病防控覆盖面,提高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等慢性疾病的知晓率和控制率;提高精神卫生和心理疾病防止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把转化落到实处
 
  大力发展转化医学代表了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怎样把转化落到实处,尤其是把生命科学研究成果和知识服务于全体人民,转化成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效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