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为什么上海这两年伤医事件少了?原来是这个原因...

为什么上海这两年伤医事件少了?原来是这个原因...

2023-02-15 19:12 阅读:2071 来源:江淮医学 作者:医**漫 责任编辑:医路漫漫
[导读] 此类恶性伤医事件,最近两年上海少了很多。


2023年新年开局,最难忘的一天,是在2月2日。

这天,9时53分,沈阳市皇姑区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发生一起刑事案件,66岁的犯罪嫌疑人马某某持改装射钉枪,将白医生击伤。目前,白医生还在ICU。马某某已被批捕,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据悉。白医生才刚被任命为科主任1天,大好人生前途,就被一个人渣一枪毁了。

并肩共战病毒稍稍将息,就如此的暴力伤医,同行流下了愤怒的泪水,纷纷呼吁:不要歌颂医护人员,要用实际行动保护医护人员,还医护一个安全的执业环境,给医生一个安心的诊桌!

不知大家可曾发现,此类恶性伤医事件,最近两年上海少了很多。

为什么?

这主要得益于上海对伤医事件实行领导追责制!

2020年12月3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正式发布《上海市医疗卫生人员权益保障办法》。



明确提出,对医院安保实行领导追责制度。

规定,医疗卫生机构未履行安全保卫工作职责,存在安全工作隐患的,由公安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予以处罚,并可建议有关组织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也就是说,将领导追责制度写进了法规!

不仅如此,文件还规定,医疗卫生人员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者侵害的,可以采取避险保护措施。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医疗卫生人员的避险行为提供支持,并可以在不危及医疗安全的情况下暂停相关区域诊疗活动。

什么意思呢?


就是当医生觉得患方无理取闹或者预感不妙的时候,赶紧跑!

法律允许医生避其锋芒,避免伤害。

上海这一规定,以法律的名义,赋予了医生对特殊患者拒诊的权利,这是对执业医师法中保护医生执业安全的一种法力加持。

更厉害的是,文件还规定,被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罚款的,医疗保障部门可以取消该失信主体的医保使用便利化服务,取消其先看病后付费,限制提供特需门诊、特种病房、高等病房等特需医疗服务。

也就是说,对特殊患者纳入失信黑名单,予以一定程度和力度的惩戒,毫无疑问,能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坏人的坏是社会奖励出来的,是好人的不作为导致的。上帝欲令其灭亡,必先让其发狂。但上帝何曾能让人灭亡?况且其既然发狂了,我们不是更遭殃吗?还有多行不义必自毙。坏人不会自毙的,多行不义,这其中又有多少无辜者的冤魂?

为了达到这种震慑作用,文件规定,要建立惩戒信息定期通报机制,相关部门定期将联合惩戒措施的实施情况反馈至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市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定期汇总、分析并向各相关部门通报。


这就和将强奸幼女的犯罪行为,纳入公共“黑名单”一样,警医互动,前置防范,多维打击。警方或法院,将涉医违法犯罪人员纳入失信惩戒管理,并及时通报卫健委,再由卫健委通报给医院,建立一个“黑名单”。医生遇到“黑名单”的患者或家属,医生能及时提高警惕,注意防范。


让高级知识分子的医生成为一个高危职业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近年来频发的暴力伤医事件,已经成为了医生挥之不去的噩梦。有时候讲道理是没用的,虽不能以暴制暴,但善良必须要有牙齿。


暴力伤医不仅仅是伤害医护人员的人身,更是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破坏正常医疗环境,破坏了和谐的医患关系。如果不得到有效治理,后果最终必然由全社会买单。因为医护无安全,患者无健康。善待医生,就是善待自己!


虽然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任重而道远,但上海《医疗卫生人员权益保障办法》如同星星点灯,让广大医护人员,看到了安全执业的希望之光!


来 源 | 江淮医学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