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最新指南来了!糖尿病治疗管理,有新变化

最新指南来了!糖尿病治疗管理,有新变化

2022-04-16 08:00 阅读:13340 来源:基层医界 作者:爱爱医小编 责任编辑:爱爱医小编
[导读] 最新指南,收藏学习!

最新指南,收藏学习!


近年来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基层糖尿病防治任务艰巨。最新版《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以下简称“最新指南”)是在2018年版指南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实践最新进展进行的更新,旨在进一步推动基层糖尿病健康管理工作的同质化与规范化。其中关于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是指南的主要内容。


最新《指南》首次增加“糖尿病的中医药防治”章节,明确中医药对防治糖尿病的功效。


降糖药物(西药)的选择


基层医疗机构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并指导患者使用药物。具体药物禁忌证以药品说明书为准。


1.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础用药。如无禁忌证且能耐受药物者,二甲双胍应贯穿药物治疗的全程。本药药理作用是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


主要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


严重不良反应:乳酸性酸中毒。


禁忌证:双胍类药物禁用于肾功能不全[血肌酐水平男性>132.6μmol/L(1.5 mg/dl),女性>123.8μmol/L(1.4 mg/dl)或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1/1.73m2]、肝功能不全、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严重感染、缺氧、接受大手术、酗酒者等。


造影检查如使用碘化对比剂时,应暂时停用二甲双胍,且多饮水,在检查完至少48 h且复查肾功能无恶化后可继续用药。


2、胰岛素促泌剂


包括磺脲类和格列奈类药物。本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是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


主要不良反应:低血糖和体重增加。


禁忌证:已明确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伴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状态、感染、外伤、重大手术等应激情况,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对该类药物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者等。


3.α-糖苷酶抑制剂


本类药物药理作用是延缓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


主要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如腹胀、排气增多等。


禁忌证:有明显消化和吸收障碍的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患者、患有由于肠胀气可能恶化的疾患(如严重疝气、肠梗阻和肠溃疡)者、糖尿病伴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状态、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对该类药物过敏者等。


4.噻唑烷二酮类(TZDs)


本类药物药理作用是增加机体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


主要不良反应:体重增加和水肿;增加骨折和心力衰竭发生的风险。


禁忌证:有心力衰竭[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Ⅱ级(即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一般体力活动可引起心悸、气喘、呼吸困难等心力衰竭症状)及Ⅱ级以上]、活动性肝病或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2.5倍及严重骨质疏松和有骨折病史的患者。


5.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DPP-4i)


本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是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Ⅳ(DPP-4)减少胰高糖素样肽-1(GLP-1)在体内失活,使内源性GLP-1水平升高。GLP-1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加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


主要不良反应: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能出现超敏反应、头痛、上呼吸道感染等。

禁忌证:对该类药物过敏者。


6.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


本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是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降低肾糖阈,从而促进尿糖的排出。


主要不良反应: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感染及与血容量不足相关的不良反应,罕见不良反应包括酮症酸中毒等。


禁忌证:对该类药物有严重过敏反应者;重度肾功能损害、终末期肾病或需要透析的患者等。eGFR1·1.73 m-2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不建议为改善血糖启用SGLT-2i,已用药者需按说明书减量,eGFR-1·1.73 m-2者停用。


7.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


本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是通过激活GLP-1受体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刺激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同时增加肌肉和脂肪组织葡萄糖摄取,抑制肝脏葡萄糖的生成而发挥降糖作用,并延缓胃排空,抑制食欲等。


主要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包括腹泻、恶心、腹胀、呕吐等。


禁忌证:对该类产品活性成分或任何其他辅料过敏者、有甲状腺髓样癌病史或家族史患者、2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N2)患者等。


8.胰岛素


胰岛素治疗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方法。根据来源和化学结构的不同,胰岛素可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根据作用特点的差异,胰岛素又可分为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常规(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预混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和双胰岛素类似物。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3个月,若血糖仍未达到控制目标,应及时起始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起始治疗可以采用每日1~2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每日1次胰岛素治疗者往往需要联合应用口服降糖药。


对于HbA1c≥9.0%或空腹血糖≥11.1 mmol/L同时伴明显高血糖症状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可考虑短期(2周至3个月)胰岛素强化治疗或及时转诊。


糖尿病的中医药防治


最新《指南》首次增加“糖尿病的中医药防治”章节,积极支持和鼓励中医药融入糖尿病综合防治体系,发挥整体观、辨证论治优势,结合体质辨识等,综合运用药物和非药物等多种方法开展综合防治。最新《指南》明确中医药对防治糖尿病的功效。


一是中医药能协同控糖、改善症状。2型糖尿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辨证联用津力达颗粒、参芪降糖颗粒、天麦消渴片、消渴丸[为含格列本脲(0.25mg/粒)和多种中药成分的复方制剂]、葛根芩连汤、大柴胡汤加减等。


二是中医药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肾脏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应用黄葵胶囊、渴络欣胶囊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应用芪明颗粒、复方丹参滴丸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应用木丹颗粒等。


三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针刺疗法,有一定的降糖、改善脂代谢和减重作。常见方法包括手针、电针、耳针、耳穴贴压、穴位按摩等。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足病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活血化瘀等中药熏洗足浴和足部穴位按摩,可以提高神经传导速度,降低疼痛评分。


最新《指南》鼓励中医师与全科、专科医师、健康管理师等开展团队共管,参与健康管理。


一是根据中医体质辨识,建立中医健康档案,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和管理方案。


二是食疗药膳,按照食物的“四气五味”,结合中医体质等,制定个性化饮食指导方案,可辨证选用麦冬、桑叶、玉米须等代茶冲泡饮用,兼有补水和调理作用。


三是传统运动,中国传统锻炼功法,如八段锦、易筋经、心身桩等,通过调节“形、息、意”,发挥预防保健作用,可改善糖脂代谢,提高生活质量。


四是调畅情志,通过太极拳等运动改善心理状态,五音(音乐)疗法、疏肝解郁类中药减轻抑郁、焦虑。


来源 | 基层医界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