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肿瘤科医学进展 > 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2012-02-15 14:01 阅读:2150 来源:局部手术学杂志 责任编辑:申琼鹤
[导读]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逐渐趋于年轻化,严重威胁妇女的健康,手术治疗仍是当前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随着现代医疗条件的改善和治疗技术的进步,手术的适应证也在不断扩大,但相应的手术并发症也随之增加。如何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逐渐趋于年轻化,严重威胁妇女的健康,手术治疗仍是当前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随着现代医疗条件的改善和治疗技术的进步,手术的适应症也在不断扩大,但相应的手术并发症也随之增加。如何预防和处理乳腺癌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对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减轻患者术后精神和经济上的负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8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乳腺癌术后并发症 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82例,均为女性,年龄28 ~ 74岁,平均48岁, 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全组右侧44例,左侧38例;肿物位于外上象限46例,中央区21例,内上象限8例,外下象限5例, 内下象限2例;依据国际抗癌协会建议的T(原发癌瘤)、N(区域淋巴结)、M(远处转移)分期法:Ⅰ期16例,Ⅱ期35例,Ⅲ期 26例,Ⅳ5例。

    1.2 手术方法

    乳腺癌根治术4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0例,乳腺癌扩大根治术10例,全乳房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5例,肿块切除加象限切除3例。手术切口采用横梭形切口52例、纵梭形切口30例。术毕均常规放置引流管,在皮瓣表面敷以纱布、腋窝下填塞小纱布团弹性绷带或胸带加压包扎。

    2 结果

    多数患者同时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术后并发症,皮下积液 35例(42.68%)经调整引流管、穿刺抽吸、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后治愈;皮瓣坏死32例(39. 02%)小面积坏死(18例)经清创换药后治愈,大面积坏死(14例)经植皮后治愈;患侧上肢不同程度淋巴水肿及功能障碍28例(34.15% ),经抬高患肢、理疗、弹性绷带加压包扎、药物辅助治疗后均治愈;切口愈合困难27例(32.93%),经加强引流、创面喷涂愈合剂并改善换药、延长患肢功能锻炼时间后均治愈;局部复发9例(10. 98% )均经放疗、化疗处理以延长生存时间。

    3 讨论

    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手术后最常见的早期并发症,本组35例,占42. 68%,主要是术后液体产生过多和引流不畅所致。因此在手术治疗过程中要积极预防与处理。术中尽量使用手术刀游离皮瓣,皮瓣剥离平整,充分止血及结扎淋巴管,减少血液及淋巴液的渗出;缝合切口前,可将皮瓣和胸壁用可吸收缝合线间断缝合, 以消除潜在的死腔和胸壁运动的影响;分别于腋下、胸骨旁常规留置硅胶引流管(在引流管管壁不同方位剪 开数个侧孔,侧孔数以4个以上为宜,防止因侧孔与胸 壁和皮瓣紧贴导致引流不畅);术后腋窝处填塞小纱 布团、皮瓣表面敷以厚方纱布加压包扎;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感染机会,禁止从患肢输液。

    皮瓣坏死是乳腺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10% -60%,有些报道为70 % , 本组32例,占39.02%。本文认为:术前认真做好切 口选择并设计好皮瓣;缝合时正确评估皮瓣血运,若发现张力过大,可减张缝合或植皮。皮瓣张力较大处,在其两侧皮肤用刀切数个约0.5 cm的小切口,达真皮层,可起减张作用;或在结扎前将缝线穿过一段橡皮管也有减张作用。术后抗感染治疗,在换药时观察创面愈合情况,以便及时改变治疗方案,如适当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改善皮瓣的微循环,并随时调整胸带或绷带包扎松紧。

    患侧上肢不同程度淋巴水肿及功能障碍是乳腺癌手术后较为常见的晚期并发症,本组28例,占34.15%。腋窝淋巴结被清扫后,上肢淋巴回流中断,或由于血栓性静脉炎导致静脉阻塞、静脉粘连及附近淋巴结炎的影响,术中误结扎腋静脉、头静脉致静脉回流困难及损伤肋间臂神经、胸长神经、或者局部静脉注射抗癌药诺维苯后发生静脉炎,这些均是上肢水肿和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防止措施:以扎实的外科操作基本功和人体解剖理论知识为基础,术中要仔细解剖腋窝,保护好腋静脉和头静脉,保留肋间臂神经和胸长神经;充分引流,一般我们在腋静脉下方一个半横指处放置一根引流管,避免术后腋窝积液;术后1周,依据个体化原则,开始加强患肢功能锻炼,适当理疗,避免患肢负重。

    本组共有27例患者切口愈合困难,占32.93%。分析切口愈合困难的原因主要有:切口张力大、脂肪切除太多、皮瓣薄;术中电刀热烧伤及神经损伤;术后伤口感染、脂肪液化,加上患者活动时牵拉切口,导致皮瓣撕脱,引起组织缺血缺氧,影响切口愈合。切口愈合困难的防止措施: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术前术后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糖尿病患者因控制血糖;术中减少电刀的使用,防止神经损伤,并保持一定的皮瓣厚度,对缝合张力较大的可减张缝合或植皮;术后加强营养和抗感染等支持治疗,并保持引流通畅,及时排出皮下积液;换药时可喷涂促伤口愈合剂;适当推迟患肢的功能锻炼时间,可在手术2周后循序渐进的进行患肢的功能锻炼。

    本组有9例复发,占10.98%。其原因是:局部病灶侵犯皮下淋巴管,手术未能彻底清除或因保留皮瓣过厚,引起肿瘤细胞残留;游离皮瓣时,切断皮下淋巴管,使肿瘤细胞种植于创面。本文认为以下处理可有效减少复发:①术前用化疗使肿瘤缩小,减轻与周围组 织的粘连;②手术切缘距肿瘤2~3横指,距此切缘2 ~3横指以内皮瓣下的脂肪组织均游离掉,保留皮下真皮血管网即可;③术中仔细清扫转移的肿大淋巴结,清扫过程中应避免其内容物的流出,防止肿瘤细胞的种植;④对有粘连严重者,扩大切除清扫范围,同时术后适当进行放疗化疗。

    总之,术前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凝血机制障碍、糖尿病等相关疾病,使患者身体条件达到最佳手术耐受状态;术中减少电刀使用、彻底止血、仔细结扎淋巴管、保持适当的皮瓣张力进行缝合、认真解剖保护好腋静脉、头静脉、肋间臂神经、胸长神经并彻底清扫淋巴组织及术后抗感染、胸带适度加压包扎、双管负压引 流、功能锻炼、适当放疗化疗是防止的关键。

作者:屈士斌,孟 镔,杨金云,张晓雨,赵红霞,翟晓甫,阚翠娥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