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上门救人反被打住院 真相令人愤慨!
2016-11-15 18:16
阅读:1626
来源:环球医学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11月14日,很多贵阳人的微信朋友圈被同一条消息引爆了:一名急诊医生上门去救人反遭患者殴打住院。经调查,得知被打医生是省紧急救援中心的急诊医生张琼,事情的起因竟然只是她建议患者去医院进一步观察,就被患者猛踹几脚,导致腰腹部受伤。详情请看下文。
11月14日,很多贵阳人的微信朋友圈被同一条消息引爆了:一名急诊医生上门去救人反遭患者殴打住院。经调查,得知被打医生是省紧急救援中心的急诊医生张琼,事情的起因竟然只是她建议患者去医院进一步观察,就被患者猛踹几脚,导致腰腹部受伤。详情请看下文。
29岁的女医生张琼在急诊病床上躺着,提及被打,委屈得掉眼泪。她为我们还原了事情的经过
“14日凌晨3:51分,我们接到一张出诊单,花果园J区某单元有人哮喘发作。”张琼回忆,她和一名护士以及一名担架工立刻赶赴现场,一路上,报警人一连打几个电话催促。
进家后,看见一名20多岁的女子蜷缩在沙发上喘息。张琼当即给对方做基础检查。
“检查了5分钟左右,因为她表现出的喘息幅度大,我建议建立静脉通道,到医院做进一步观察。”张琼说,家属表示同意,也未引起女子异议。
可是,当护士准备好留置针、盐水并打开输液器后,意想不到的状况发生。
“患者突然发脾气说,不去医院也不**。”张琼告诉记者,因为患者执意不肯就医,而且流露出极度抗拒,称“最讨厌的就是医生”,她再次征求意见后,只能请患者在出诊单上注明“暂不来医院”并签字。
令人没想到的是,女子一听说签字就发飙,“她一个劲嚷嚷,凭哪样给你们讲我的名字。”当事护士罗青告诉记者,因为对方情绪很不稳定,且身上散发出一股浓郁酒味,她有些担心,于是让家属把出诊费给了,包括85元钱的救护车费用以及经家属同意才打开的一瓶盐水,一个留置针和一个输液器,共计153.26元。
“家属就说好的,这时那名女患者冲过来,语气不太友善,说要***。”罗青表示,医生护士出诊都不会随身携带***,只能先开一个收据,而后留下患者的姓名和年龄,他们回去后补开***。
“但患者一听说开***要留名又激动了,一连讲几个凭哪样,并且态度强硬,表示现在就要。”罗青刚开口准备解释,就见对方顺手提起一个啤酒瓶朝她的头砸下来,“幸好家属反应快,把瓶子夺下。”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就见女子扑上来抓她的脸,下意识往后退一步用手挡一下,对方没得逞,但把口罩扯脱。
这时,患者家里一群人都涌过来,拉人的、帮劝的,看着小护士眼泪花花转,张琼挡在女患者和护士中间,表示“有话好好说,不要这样对待一个小姑娘。”
“话还没说完,我就被踢了两脚,直接踹在腰腹部。”张琼说,当时情况混乱,她没看清楚是谁出的脚。但据罗青介绍,她在后面是看真切了,就是女患者。
此时,一旁的担架工眼见情况不对,拉着医生护士就走。“我们都已经坐上电梯,那名患者追出来骂。”当电梯抵达一楼,罗青立刻报警。
凌晨4:35分左右,花果园派出所出警。对方辩称并没有人打医生,但张琼白大褂上留下不容分辩的黑脚印,警方随即将患者带回派出所处理,张琼回到贵医附院。
经医生检查,张琼左侧腰腹部被踢伤并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建议住院观察。
此事发生后,对从医6年的张琼来说,着实觉得委屈,“我是来救你的,不是来害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而且,令她寒心的是,直到当天18时许,对方家里都没人来道歉。她现在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患者能正视这件事情,并且公开道歉。
此事被曝光后,激起了很多人的愤慨,他们纷纷表示,**者实在太猖狂了,应予以严惩,还医务工作者一个公道,家属也没有做好劝阻的作用,任凭**者如此蛮不讲理的殴打医生。
花果园派出所的肖警官表示,此事正在进一步调查中,他已经通知双方在本月18号一起到派出所组织调解。
据省紧急救援中心办公室相关负责人陈莹介绍,急救医生抵达现场处置,若不清楚患者的其他身体疾病或者因现场急救措施有限不能及时明确病因,可向患者建议到医院做进一步观察,如果患者拒绝,要在出诊单上注明并签字,这是一种责任认定。
同时,他表示,96999医护人员出诊不能随身携带***,因为开具***必须要走正规医院途径,这也是为什么必须要有当事人的姓名和年龄。
人们之所以对暴力伤医事件感到震惊,因为这触碰到了行医安全的底线。行医安全有赖于良好的医疗环境,而医疗环境的核心便是医患关系。和谐的医患关系,有赖于医患之间充分的完全的信任,病人来到医生面前,相当于把自己托付给医生,医生面对病患,就是面对自己当初的从医誓言,相互之间必须建立起一种无条件的换位思考和相互理解的关系,这是由双方必须共同面对疾病所决定的。而现在的医生,不仅要做到业务精湛,甚至还要学会必要的防身手段,这无疑是整个医学界的悲哀。
保护医生的行医安全是整个制度最起码的要求。毕竟现代医疗体系,说到底是建立在专业医生的基础之上的。保护医生,实际上就是在保护现代医疗体制,也是在保护我们每一个人的安全。所以,我们必须对暴力伤医事件实行“零容忍”.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