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做温暖的医生 传递正能量

做温暖的医生 传递正能量

2016-03-15 19:15 阅读:4156 来源:环球医学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医生很忙,有时一天要看上百个号,吃饭、喝水都要挤时间;医生很累,写论文评职称、值夜班、照顾家庭压力如此之大,或许有时就难见医生的笑脸了。很多时候,医生只看到了病,没有看到人.此时,本就受疾病困扰的患者便更觉冰冷.希望医生重视人文关怀,让医患关

医生很忙,有时一天要看上百个号,吃饭、喝水都要挤时间;医生很累,写论文评职称、值夜班、照顾家庭……压力如此之大,或许有时就难见医生的笑脸了。很多时候,医生只看到了“病”,没有看到“人”.此时,本就受疾病困扰的患者便更觉“冰冷”.希望医生重视人文关怀,让医患关系重归和谐!

由于医患之间沟通不够,缺乏信任,无良媒体不够详实的报道,促使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理解,不能换位思考,并且存在一部分患者总想花最少的钱甚至是不花钱,找最好的医生,用最好的设备,用最好的药物。而这些都让医生背负上“庸医”甚至是无德医生的骂名,也更加剧了一些不知情患者对医生的误解。

更多的换位思考,能体现医生心中是否有患者。

有的医生每当用听诊器为患者检查时,都先用手捂热了才做。这样的点滴小事会对疾病状态下心灵敏感的病人产生影响,会使病人感受到医生的用心。一个细微的动作瞬间就把医生与陌生患者之间的关系拉近了。可以说,有时这样的温暖能帮助患者燃起对生命的希望。

去年,一位医生因在手术室哄小女孩而走红: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即将做手术的小女孩在医生“大叔”的安抚下,从哭泣到情绪平静,暖暖的温情引发网友大呼“有爱”.近日,一名在手术室内捂着冰凉血袋的医生感动了不少网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医生张润将两袋只有4度的血细胞抱在怀里,嘴里还念叨着“求求你,快点升温,快点升温,救命呢”.

从这些新闻里,我们看到的是医生对患者的认真负责甚至是暖心。所谓医者仁心,作为医生应当时刻为患者着想,救死扶伤。他们代表了大部分医生,他们默默无闻却不求回报。他们用自己的健康甚至是生命换来患者的安康,他们是最最温暖和可爱的人。

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的正能量,我们并不缺乏“温暖的医生”.

作为医生,既要拯救生命,也要安抚死亡。医生是不能阻止和消灭死亡的,但是医生能够帮助患者在死亡面前没有恐惧。哪怕满足患者的一个小小心愿,让他在温暖中离开世界。医生不是和死亡抗争的人,而是和死亡和解的人。

一位小患者得了白血病,经过了痛苦的放疗、化疗之后,突然跟医生说:“大夫,我不想在这里受苦了,我想好好地走。”医生把孩子的父亲找来,彻夜长谈,决定让孩子出院。后来,父亲带着他去了他最想去的迪斯尼乐园,孩子非常高兴,一周之后离开了世界。爸爸对医生说:“这是您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有什么样的公民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当我们面对来自人际的冷漠抑或是恶意时,当我们看到来自人际间的负面抑或是丑恶时,我们应该拥抱我们的权利,鞭挞这些负面的丑恶,而当这个社会需要传递美好善良与相互信任时,我们都要的接过“正能量”的接力棒,毫不犹豫,顽强而勇敢地带着“正能量”的接力棒跑完整个人生。因为,每个人哪怕释放一点“正能量”,合在一起也会形成巨大的漩涡。未来的我们在什么样的社会氛围中生活,取决于我们每个人当下的努力。

如果大家都在传播温暖,社会将变得更加温暖。放大“暖心医生”的温暖效应,我们需要大张旗鼓为“暖心医生”点赞,以消除公众对医疗行业的偏见,让社会对医生的认识更全面、理性、客观。更重要的是,要在传递“暖心医生”中催生更多的“温暖”.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