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发完那篇《个别媒体,请不要再误人健康》的稿子,我仍感觉意犹未尽,而且晚上越想疑问越多。
根据媒体提供的照片,急诊医生给患者的降压处方是“氢**和氨氯地平”,患者的爱人刘女士描述的是共购买“12片白色小药片”,收费是0.42元。我想问一问刘女士,这12片白色小药片是一种药12片还是两种药加在一起12片?
即使国产最便宜的氨氯地平,12片药价格也不可能低至4毛钱,所以,我推测这12片药全都是氢**片。
目前降压药大体上分为六类:根据上市时间早晚依次为利尿剂,α-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断,CCB(钙拮抗剂,也称地平类),ACEI(普利类),ARB(沙坦类)。
根据2014年1月***的美国高血压指南JNC 8的建议,一线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CCB、ACEI、ARB四类,利尿剂是降压治疗的基石,而其中的氢**是最常用于降压的利尿剂。
使用利尿剂的目的不是排尿而是排钠,因为体内钠含量高是引起高血压的一个最主要因素,而且其它的几种降压药都有钠依赖性,意思是说,CCB、ACEI、ARB三者作用的发挥取决于体内钠的含量,钠含量越高,它们的药效越差,反之亦然。所以,对许多高血压患者而言,利尿剂是一剂非常好的“佐料”,但降压的主力仍是那三种药物。
这位患者,平时用什么药降压,剂量多大,如何使用,我们不得而知,是不是恰恰符合了上述情况?4毛钱的氢**是在其它降压药作用的基础上发挥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但因此夸大氢**的作用显然是不科学的,这容易误导人们因贪便宜、“药效好”而放弃CCB、ACEI和ARB去追逐利尿剂。这些知识,媒体人是不懂的。
此外,这位患者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病史多长,饮食习惯如何,平时用药是否规律,这些媒体都没有披露。在这里,我请求那位刘女士拿出你老公的病历,让全国的医生和媒体人都会会诊,看看如何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