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深剖:医患紧张的罪魁祸首是什么?

深剖:医患紧张的罪魁祸首是什么?

2015-07-15 11:59 阅读:1024 来源:医脉通 责任编辑:李思民
[导读] 我们再一次来说说医患关系,之所以再次说到这个话题,是因为它已经到了影响到未来医疗发展根本的地步。截至6月20日,最近20天内,全国连续发生至少12起暴力伤医案,超过了2012年的总和。这种糟糕的医患关系,已经开始动摇这个行业的根本。《参考消息》援

    我们再一次来说说医患关系,之所以再次说到这个话题,是因为它已经到了影响到未来医疗发展根本的地步。截至6月20日,最近20天内,全国连续发生至少12起暴力伤医案,超过了2012年的总和。这种糟糕的医患关系,已经开始动摇这个行业的根本。《参考消息》援引德国媒体的报道就说了,近年来,中国大陆各医科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分数线下滑,非临床专业则门可罗雀。许多医科院校的招生计划人数远多于上线报考人数,甚至连医科名校,比如北京协和医学院在一些招生地区也面临所谓的“断档”局面。那么,医患关系为什么会糟糕到这般地步,这最后的罪魁祸首又是什么呢?

    【糟糕1】

    成南想,这样的遭遇,其实发生在很多病人身上。他们大老远来到一家大医院,费尽周折见到了专家,但往往并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就连多问专家几句话,都显得很奢侈。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优质资源过于集中,专家看病就成了车轮战。如果是明事理的人,都知道这也不能怪专家,外面还有那么多病人等着,平均分配下来,一个病例只能看上几分钟。但如果是不太明事理的人,或者病人长期受到病痛折磨而不能保持涵养,冲突就难免会发生。

    【糟糕2】

    而伤医事件越来越多的后果是什么呢?因各种原因而不断发生的袭击医生案件,加之收入和工作压力等原因,使很多学生不愿意当医生。这两天,朋友圈里一则《高考招生,医科类院校意外“断档”》的微信十分火爆,阅读量已突破10万次。微信中提到,北京协和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多所知名医学院校高招“断档”,“没有人愿意做医生了”。而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有份调查显示,6成多的医生不赞成子女学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医患关系。

    医患矛盾上升的结果,是更多的人不愿意当医生。而最终为医生行业平庸化埋单的,是全体国民的健康。

    大家都知道,救死扶伤与教书育人一样,都被认为是功德无量的职业。这两个职业,前者存续人的肉体,后者提升人的精神。按理说,这两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的职业荣誉感是很强的。关于医生,中国历史上就流传着悬壶济世,杏林春暖的动人故事。

    但是到了今天,医患关系为什么会成这个样子呢?如果长时间观察医患冲突,会注意到一个现象。只有当医患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或者造成了严重后果,才会有人重视。在那之前,谁也没有放在心上。医患矛盾的本质,其实是医疗机构和病人之间的**,但它一旦被搁置,医生就会暴露在病人或其家属的愤怒之中。医生只是被迁怒的对象,医生承担了被转嫁的风险。

    医生工作强度高,患者看病难的问题,都在指向一个现实,那就是医疗投入的不足,过于集中的优势资源,加剧了这种矛盾的冲突。

    【糟糕3】

    当然,除了医疗投入不足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都是大家所熟知的,那就是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种种因素的叠加,使得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结果医生还不能好好地给看看,这种事搁在哪个人的身上,都会很不舒服。关键的是,这种不舒服还不能得到很好的疏导,在看病遇到一些问题后,一些医院或者医疗机构并不是很好地沟通,而是态度蛮横。也许有的医生会觉得,这是医院在保护我啊。成南告诉你,那你可就想错了。假如医患**在目前是不可避免的,医院和医政部门就应该担负起责任。任何推脱和搪塞,实际上就是把医护人员置于危险境地。说白了,医院这是害了医生,而不是护着医生。

    在畸形的医疗体系中,病人和医生多半都是弱者,只有医院才是强势的一方,因而院方就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如今,在医患关系紧张到这样地步的情况下,不少医护人员呼吁要加重对于医闹和伤医事件的处罚。于是,司法系统就忙起来了,又是***意见又是公开表态,还把判了多少起**当成功劳。对暴力伤医的人要依法严惩吗?当然。但是,不能用事后的刑事追究来代替事先防范,更不能把“严肃追究”看成解决医患冲突的良方。大家想想,对于一些病人来说,生不如死,奈何以死惧之。

    总之,医患关系的罪魁祸首,就是当下的医疗体制,是现行医疗体制造成了看病贵看病难,导致了医生超强度的劳动和收入不高,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但我们说,体制他不是一个筐,不能什么都往里面装,我们国家正在强力推进医疗体制的改革,以药补医已经废止,但是医疗体制的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与其抱怨,不如从每一方都能改善的细节开始做起。比如,现在医生和患者都在**,可是没有反思的**,只会增加医患关系的鸿沟。所以,在医患关系这个问题上,这个世界上没有旁观者。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