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里,在手术室,论主角,好像医生比例更高,护士似乎经常是配角。医生主导着医院医疗行为的开展。不过,论起**这一个技术活,护士显然比医生更有施展的天地,这里面不仅包含着医学常识,而且映衬的是医疗技术,当然,三查七对的医疗制度是保障护士给病人注射药品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同时,还需要一定胆量。记得我在读大学时有一次在病房听到这么一个护士和病人的对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当时,病人问一个正准备给他扎针输液,而且长相很甜美的护士:“看你长得温柔可爱,你每天给这么多病人扎针怕不怕?”护士毫不含糊地回答:“不怕。”病人有点纳闷,继续追问:“为什么啊?”不料,那护士的解释令在场的病友忍俊不禁,她是这样回答的:“因为这针是扎在你们身上,而不是扎在我身上。”
不过,切莫以为护士的胆量就是扎针扎在病人身上,要知道他们在学习护理时,刚开始就是从同学之间相互扎针而练就的,最能够展现他们胆量的是他们遇到自己发烧、咳嗽,需要输液时,却经常敢于自己拿起针头给自己扎针,而且毫不哆嗦,一针就扎进,看见回血后自己固定,自己调控补液速度。如果是打肌肉针,他们也照样两快一慢,给自己“叭”的一声扎针。让旁人看了感觉好惊讶的同时不得不赞叹他们好勇敢。在这个方面,我还真没看见医生是自己给自己**的,当然,也包括我自己。这种让不明白的人看起来似乎有点“自残”的行为却的确确展示了护士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
在平时,医生和护士也不是只要有间隙大家就围在一起切磋业务或者畅谈人生,大家有各自的范围,有不同的业务,有不一样的考核。医生有医师资格考试,晋升主治医师考核,还要为晋升主任级医师准备论文,此外,还要阅览众多的有关自己专业的医学期刊。护士也有护士资格考核,也有晋升护师、主管护师的考核,也要为晋升主任级护师撰写护理的论文,更让他们感到压力的是名目繁多的上级检查和数量不少的技能考试。总之,无论做医生还是做护士,不断的考试和频繁的检查一直伴随他们的茁壮成长,到了退休那一天,都早已经成为身经百战的“战斗英雄,考场英模”.这么多的考核,那么多的检查决定了医生和护士在平时工作绝大部分有着各自的天地,各自谈话的内容。这两者虽不分高低,但内容却经常迥然不同。然而,他们的工作也有交叉之处,那往往是医生查好病房,开出医嘱后,护士要核对医嘱,执行医嘱。这是他们之间最平常的合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
当然。如果说医生和护士最默契的合作每每体现在哪里?我想应该体现在抢救病人。怀着共同的救死扶伤使命,医生和护士常常以最好的精神状态和最快速的医疗行为来分秒必争地救护伤病员,让他们转危为安,使生命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