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医生故事】下辈子还做医生吗?

【医生故事】下辈子还做医生吗?

2014-09-15 11:26 阅读:860 来源:医脉通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其实,对于报考医科大学,我当初是十二万分的不情愿。因为学医太苦,上学时,要摇头晃脑地背诵不少东西,不管理解不理解;工作后,还要继续摇头晃脑地背诵新知识,不管高兴不高兴。 更要命的是,人生病可不会选择时间,白天或是晚上,上班或是假日,说来就来

    其实,对于报考医科大学,我当初是十二万分的不情愿。因为学医太苦,上学时,要摇头晃脑地背诵不少东西,不管理解不理解;工作后,还要继续摇头晃脑地背诵新知识,不管高兴不高兴。

    更要命的是,人生病可不会选择时间,白天或是晚上,上班或是假日,说来就来,毫不客气。可父命难违,只好就范。十几年已过去,现在再说不喜欢学医已是枉然。

    医者,仁术也。医生是一种神圣的职业,妙手回春,能助人减少痛苦,但纵然小心,亦难免失误。

    曾经有人这样调侃医生:夜半无人,经过乱坟岗,不必担心,手持医生所开药单覆于额前,大鬼小鬼一概规避,比钟馗的像还灵,为何?大多是吃了开单庸医之药所致冤魂,即便到了阴间也还退避三舍。尽管夸张,足可看出人们对庸医的情绪发泄。

    有庸医就有名医。病人看病喜欢找专家,专家身边难免会有一班实习生,帮帮忙什么的。可病人不干呐,实习生摸一摸都要撅嘴,碰上较真的还嘀咕:“我挂的可是专家号。”弄得现在的实习生成了见习生,简单的操作也要点名。

    就说护士扎针,谁也不能保证一针见血,可失败一针,脸色已不好看;两针下去,拳头已经攥紧;假如还有第三针,很有可能会报以老拳。有个名词叫新陈代谢,人虽然是自然界中最智慧的动物,终究也不能幸免于此。医生再伟大也还是人,那么,当好医生都“代谢”了,还有没有“新陈”呢?这个问题值得商榷。

    眼下的情形又相当的复杂,病人打医生、告医生的不少,所以,为自我保护起见,对什么样的病人采取什么样的沟通方式,成了眼下医患关系中的重点。

    要死要活的大病,首先要告诉他来得太晚,也许了无生机;其次尽力抢救,可能无力回天;再三告知如有可能请转至上级医院。病好了,是我抢救及时,病不好,责任并不在我。难说这是正常的逻辑,却是一套有效的工作方式。

    我院就有那么一个病人,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后因为合并症太重而不治。抢救病人的紧张气氛还没有散,家长就非要告我们,可每次出庭都很客气地对我们主任说“对不起”.知道对不起为什么还要告?因为他很清楚我们没有违反医疗规范,根本无过错,只是他为救女儿已倾家荡产,想让医院赔些钱,挽回一些经济损失。

    为了大家的利益,为了医生的名誉,我们只好放下一部分正常工作整理证词,前后花费三个月之久,就为了一场本不该打的官司,无谓地浪费了许多人力物力。只此一宗即让人头大,全国上下又该如何计算?

    病人,毕竟还是通情达理的多。治愈出院时轻松的笑脸,病情好转时的一句“谢谢”,苍白的脸上泛起的一丝红晕,或者仅仅是显微镜下多出的几个正常细胞,就足以让我忘掉以往的种种不快。快乐其实就是这么简单,不然,何以我会慢慢喜欢起这个职业来?

    我自己倒没觉得,我们头儿却说了一句让我心惊的话:“下辈子还做医生。”是他还是我?抑或是大家?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