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内容简介:
糖尿病是最重要的心血管系统危险因素之一,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努力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系统总体风险水平应成为防止糖尿病的主要目标。除糖调节异常外,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等均为心血管系统的主要危险因素。当多种危险因素并存时,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显著增加。多因子干预对于2型糖尿病的影响研究发现,综合干预T2DM患者所存在的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糖尿病患者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内容预览:
3血糖管理
T2DM患者的血糖管理包括对糖代谢异常高危人群的识别与一级预防、糖尿病的早期筛查、高血糖的非药物与药物干预、血糖水平监测与疗效评估、患者随访与健康教育等内容。我国现行的糖尿病防止指南对此均进行了系统阐述,在临床实践中应以此为依据开展工作。2008年以来,随着数项大型随机化临床试验及其荟萃分析以及流行病学研究结果的正式发表和一些新型降糖药物的问世,使我们对T2DM的诊断和治疗有了更多新认识,其中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31T2DM的诊断标准
长期以来国内外相关指南文件一直将空腹血糖(70mmol/L)和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111mmol/L)以及随机血糖(111mmol/L)水平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依据,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Hemoglobin,HbA1c)对于T2DM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新近一项大型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与HbA1c为50%——55%的人群相比,随访15年后HbA1c65%的人群新发糖尿病、新发心血管疾病、脑卒中和全因死亡的危险性增高16倍,HbA1c为56%——60%和60%——65%者发生上述终点事件的危险性分别增高186倍与448倍[6].新近,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diabetesassociation,ADA)等学术机构提出在原有诊断标准基础之上,新增HbA1c65%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新标准,而将HbA1c处于57%——64%之间者以及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受损的个体统称为糖尿病风险增高人群[7].新诊断标准的引入对于T2DM的防止将起到积极影响,但我国是否采纳此标准尚有待相关领域的专家论证,故目前仍应根据我国现行指南所推荐的标准,将空腹血糖、糖负荷2h血糖以及随机血糖水平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然而,对于HbA1c增高者(57%者,特别是65%者)应高度重视并检测空腹血糖和负荷后血糖,以及时检出可能存在的糖代谢异常。
点击下载***:《糖尿病患者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