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有证据表明,放疗能够减轻多种癌症骨转移患者的疼痛症状,但是最合适的放疗剂量和方案还未确定。一项发表于《柳叶刀肿瘤学》杂志的来自加拿大的研究,旨在评价骨转移骨痛需要重复放疗的患者两种放疗方案的效果。
专家观点:
来自美国田纳西州West Clinic 医学中心主任Lee S.Schwartzberg教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骨转移骨痛仍然是晚期癌症患者最恐惧的症状。放射治疗能够减轻疼痛,有证据表明,单次8Gy剂量的放疗与长达1-2周的多次小剂量放疗(总计20Gy)的效果相似。对于对第一次放疗治疗无反应或者放疗后又恢复疼痛的患者,单次放疗或多次放疗的效果,我们更是知之甚少。
Chow和他的同事们进行了一个长达多年的多中心试验来解释这一问题。他们发现,一般来说,单次放疗(8Gy)减轻疼痛方面不比多次小剂量放疗差。然而,这一研究受到依从性差的限制,许多患者没有在适当的时间进行疼痛评分。这些问题并不意外,因为该试验是在晚期患者中进行的。因此,这一结果也很令人满意,两组的患者放疗后,大多数患者的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提高。
这些结果支持骨损害需要再放疗的患者应用单次给予8Gy的放疗剂量来减轻疼痛。这样一种方法对于缓解未进行积极抗癌治疗和临终关怀的患者的疼痛症状非常有效,并能够提高许多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内容:
我们在全世界9个国家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我们将年龄超过18岁、经影像学诊断的骨转移患者纳入了研究。这些患者伴有疼痛(应用简明疼痛量表测得疼痛评分≥2分),以前曾接受过放射治疗,现在正在服用止痛药物(止痛药物的剂量和时间相对稳定)。
患者被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单次给予8Gy放疗组和总量20Gy多次小剂量放疗组。我们先根据以前所使用的放疗方案、对初始放疗的反应和治疗中心的不同来进行分层,然后应用中央计算机生成的序列使用动态简化分配来进行随机分组。患者、照料者和研究者都清楚治疗的方案。主要观察终点是两个月时疼痛缓解的总数,也就是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总和(应用简明疼痛量表来进行评价)。我们对治疗意向进行了分析。
结果:在2004年1月7日-2012年5月24日间,我们将425位患者随机分组。单次8Gy放疗组中19(4%)位患者、20Gy多次小剂量放疗组中的12(3%) 位患者不具备入选条件。单次8Gy放疗组中140(33%)位患者、20Gy多次小剂量放疗组中的132(31%)位患者在两个月时未进行疼痛评分。这些患者在意向治疗分析中被看作数据丢失。在意向治疗人群中,单次8Gy放疗组中118 (28%)位患者、20Gy多次小剂量放疗组中的135(32%)位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p=0.21; 缓解率相差4.00%[ 95%置信区间的上限为9.2, 比预计值低10%])。
第14天时最常见的急性放疗相关毒性反应是食欲不振(单次8Gy放疗组中的发生率为201/358 [56%],20Gy多次小剂量放疗组中的发生率为229 /349 [66%];p=0.011)和腹泻 (单次8Gy放疗组中的发生率为81/357[23%], 20Gy多次小剂量放疗组中的发生率为108/349[31%]; p=0.018)。单次8Gy放疗组中病理性骨折的发生率为30/425(7%),20Gy多次小剂量放疗组中病理性骨折的发生率为20/425(5%)(优势比为1.54, 95% CI 0.85–2.75;p=0.15)。单次8Gy放疗组中脊髓或马尾神经受压的发生率为7/425(2%),20Gy多次小剂量放疗组中脊髓或马尾神经受压的发生率为2/425(<1%)(优势比为 3.54, 95% CI 0.73–17.15;p=0.094)。
结论:骨转移骨痛需要再次放射治疗的患者,单次8Gy放疗的治疗效果不比20Gy多次小剂量放疗差,而且毒性作用更小。然而这一发现未经逐个方案数据分析证实,还存在疗效和毒性作用的权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