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对162种近1300个剂型,主要用于治疗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的抗生素和循环系统类药品,实行最高零售价下调,这也是国家第27次对基本药物零售实行指导价。
降价令***半个月后,药品降价令执行情况怎么样?降价药在市民中的反应如何?近日,记者对我市部分药店、医院和诊所等进行了走访。
探访:部分降价药已缺货
4月13日,距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月调整基本药物零售端价格,已经过去半个月时间,药品价格市场执行情况如何?记者在城区进行了走访。
当日,记者来到沙市区航空路几家药店进行探访。在某大药房内,记者看到,药品柜台上涉及到此次降价的药品有阿莫西林、罗红霉素,店方已经在标签上用不干胶贴上新的价格,替换原有的价格,但是未发现对降价药品进行公示的相关信息。
降价后的药品能不能顺利买到?记者从调价的药品目录中,挑选了一种名为泰得欣的药品,向店员询问,店员当即表示这种药品该店没有货。而在另几家药店,记者也发现没有该品名的药品***。
而在城区一些私人小诊所,记者问及有没有定价为2.2元,规格为0.125g×10粒的阿莫西林胶囊***时,医生表示这种药没有,并称阿莫西林曾3次调整价格,这种低价药只在很早前卖过,现在最便宜的也要5元钱,这种国家规定的低价药没有利润空间,很久没有卖了。
诊所医生告诉记者,现在很多药品零售价格限定得太低,根本没有利润,高价位药在小诊所又没人愿买,没有利润空间就无法生存,只得***相对有一定利润空间的药品了。
市民:担心低价药降价死
药品价格下调,市民对此有没有感觉?在城区一家药店门前,正在选购降血压药品的王师傅说,经常听说药品降价了,但并不知道哪些药品降价了。
药店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说出了不愿公示目录的苦衷,他称,同一种药品,规格不同价格不同,怕引起误会。对于降价药品,目前药店内都按规定更换了价格,也不敢超过标准***。
采访中,市民最关心的还是怕有些刚降价的药品,很快就会消失。
市民张先生说,以前一些药品降价一段时间后,药品就买不到了,不过再到药店买时,店员就会推荐同一厂家生产的该类药,说是新研发的药,在原药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不过价格要高一些。其实,说是新研发的药,不过就是改头换面,生产厂家不变,药品说明也只换了个说法。
药店:低价药品厂家不供货
出现降价死的药品,多数都是低价位药品。昨日,我市广生堂医药连锁药店经理游美丽坦言,低价位药品出现降价死,肯定是难以避免的,而低价位药品出现降价死 的原因,主要是厂家受生产成本的影响,不生产或是减少生产,致货源短缺或是直接断货造成的,并不是药店不愿消瘦这类药品。
她分析称,成本是制约低价位药品出现降价死的主要原因,国家对基本药物实行指导价消瘦后,降低的价差,直接关系到药品的进货价,相应的也就是要求厂家对出厂价进行压缩,一些低价位的药品出厂价,价位太低影响到生产成本后,厂家肯定不会再生产了。
对于市场上部分药店已经出现药品消失的现象,游美丽告诉记者,此次国家调控了162个药品品种,涉及到近1300个剂型规格的药品,市场上消失的药品也只是部分规格的剂型,不可能某一个药品品种全部消失。
药品降价死现象在广生堂医药连锁药店是否有显现?她说,药品消失的现象,在该药店暂时还没有出现,该药店虽然162个药品品种都有,但是从剂型规格上来对 照,不可能1300个剂型都有,加上该药店是大型连锁药店,药品进货都是直接从厂家进货,相比之下少了进货中间环节的一些其它开支,因此不会因为利润空间 因素,而主动放弃药品上柜。虽然暂时还没有出现药品剂型消失的现象,但也不能排除以后会因厂家供货因素,而在零售环节出现断货的情况。
医院:部分存量药品赔本消瘦
药品降价,医院方面反应如何?昨日,记者在市第二人民医院药房门前看到,医院已经对一些基本药品进行了公示。
该院药剂科负责人肖厚平说,此次公布的降价药物名单中,该医院涉及到86个品种,虽然很多都是在降价前购进的药品,但是作为服务市民的公立医院,在接到通知的当日就进行了调整。
肖厚平向记者出示了该医院涉及到的降价药清单,他说,在涉及到降价的这些药品中,主要是部分抗生素和心脑血管药物等医院的常用药,都是医院内常用的中高端 品种,对于患者来说降价肯定是个好消息,不过对于医院来说,此次突然降价,部分存量药品就成了赔本消瘦,被称为“倒挂药品”。初步统计,调整后以零售价出 售的药品,低于进货价的数量达数千只(瓶)。
其中一种作为抗生素的0.25克阿奇霉素针剂,调价前的库存为1132支,原来进货价为18元,零售价为20.7元,调整后的零售指导价只有13元,远远低于原来的进货价,这一种“倒挂药品”就导致该院亏损5万余元。
对于是否会有药品会因这次调价而消失,他说,医院药品采购非常严格,只要药品在临床上使用效果好,厂家在货源生产**上跟上,医院就不可能让一种药品因利润原因而下柜。
在分析市场上部分药品出现“降价死”的情况时,肖厚平说,其实有些药品消失的现象,一方面除了受生产厂家停产的影响货源链断裂外,还有部分确实是因为药品药效提升逐步淘汰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