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质监局近日表示,新修订的两项地方标准《保健**操作规范》和《盲人保健**服务规范》将于4月1日起实施。与旧标准相比,新规删除了对头疼、失眠等常见病如何**的规定,这意味着胸闷、食欲不振、心烦失眠、颈椎病、便秘等将不再是**的“可治”范围。
保健不等于治疗
2008年发布的旧标准和新修订的《保健**操作规范》对照发现,新标准删除了“不适症保健**”和“病症保健康复**”两项内容。
在2008年发布的旧标准中,“不适症保健**”主要包括对头胀痛、感冒、目胀额紧、颈肩酸痛、胸闷、食欲不振、肩周炎等十余种疾病症状的康复办法。调整后意味着,胸闷、食欲不振、心烦失眠、颈椎病、便秘等病痛将不再是**的“可治”范围。
中国保健协会养生专业委员会会长刘玲表示,卫计委相关政策规定,只有在医院或有医师***的地方进行的**医学行为,才能称为治疗。除此以外的社会团体,如果只是有专业技能,其提供的服务,只能叫做保健,不能称为治疗,两者所提供服务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她表示,目前由于市场不规范,一些非医疗机构宣称**可以治疗,都是违规行为。
“脊柱关节扳法”被禁用
近年来,**保健受到人们的格外重视,不过,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相关医疗机构、保健机构和路边的休闲**店提供服务的技术和时间上都各自为政,让人们莫衷一是。
鉴于保健**行业的服务质量良莠不齐,新标准对其操作时间、顺序和手法做了大幅度调整。《保健**操作规范》中明确,当顾客接受**服务时,全身**时间不得少于45分钟,局部**时间不少于30分钟。新标准还要求慎用“强力牵引、瞬间用力”的手法,不得使用“脊柱关节扳法”。
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徐华锋指出,新修订的《保健**操作规范》是一个基础性的技术标准,主要对服务行为提出规范,在操作、手法、时间上提出要求,目的也是为了让行业更规范。
过度**易生骨刺
除了《保健**操作规范》,《盲人保健**服务规范》也进行了修订。
值得注意的是,该规范增加了一些岗位要求,以提高服务质量。要求盲人保健**师“掌握并介绍本企业各种服务项目及禁忌”,“操作过程中,应与顾客做好沟通,预先告知**穴位可能产生的**,及时了解顾客的感受,并按照顾客要求调整”。
刘玲指出,在**前,**师告知消费者一些**禁忌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服务,事先告知**禁忌,可以更好地保障消费者健康。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院尹志超说,临床上因为推拿、**而出现问题的病人屡见不鲜,很多人迷信疼痛,认为手法重、感到痛才是**到位。其实每个人对**推拿的承受及敏感程度不同,因此,患者在**开始时就应与**师及时沟通,告诉**师自己能承受的力度。尤其是年纪大、骨质比较疏松的患者,不恰当的**力度很容易对腰椎、颈椎的骨质层产生不良作用,甚至导致骨刺的产生。
据介绍,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及肺病者不宜**,患有恶性肿瘤、恶性贫血或久病体弱而极度消瘦虚弱的人,大面积的皮肤病或患溃疡性皮炎的病人也不能**。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亚药理学会和英国药理学会主办的澳-英联合药理...[详细]
2月28日,GW制药宣布美国FDA授予该公司用于治疗儿童Lennox-Ga...[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