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由于临床广泛使用抗生素,使病原菌的耐药性不断上升,及时掌握本地区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性,对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控制感染性疾病至关重要。本研究对我院3年来呼吸系统感染病原菌及药敏试验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846份痰或咽分泌物标本均来自我院住院病人和门诊病人,其中男476人,年龄2~83岁,平均46岁女370人,年龄3~77岁,平均49岁。
1.2 细菌培养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标本接种前做白细胞和上皮细胞检查,当鳞状上皮细胞>25/LPF时重留标本。
1.3 药敏试验:采用K- B法,质控菌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
1.4 ESBLs和MRSA、MRSE的检测:按照NCCLS2002年标准规定。
以上所用培养基和药敏纸片,购自浙江某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2.结果
2.1 细菌感染阳性率:从846份标本中分离出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409株,其中46份为混合菌感染,阳性率占44%。
2.2 病原菌分布:409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313株,占76.5%,其中肠杆菌科细菌所占比例虽高,其次为非发酵菌。
2.3 药敏结果:本组资料分离的主要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见表1和表2。
2.4 ESBLs检出率:在ESBLs检测中,大肠埃希菌产酶率19.6%,肺炎克雷伯菌23 2%,阴沟肠杆菌10 7%,制绿假单胞菌21.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7.5%。
2.5 MRSA、MRSE检出率:MRSA检出率为32.4%,MRSE检出率为76.9%。
3.讨论
本组资料患者以中老年为主。409株致病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313株占首位,其中以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菌(134/313 42.8%)为主,革兰阳性球菌96株,占23.5%。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常见的革兰阳性球菌,近年来其耐药性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MRSA常呈多重耐药性应引起高度重视。本研究中,MRSA检出率为32.4%,包括了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因此MRSA引起医院感染比例应高于这个数字。MRSE检出率高达76.9%,从临床上看,MRSE引起的医院感染确在逐年增加。本研究未出现糖肽类抗生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提示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MRSA、MRSE抗菌活性最强,是治疗MRSA感染的理想药物,但万古霉素不良反应严重,应严格掌握适应症。B-内酰胺类抗生素对MRSA无效。
在肠杆菌科细菌中,以亚安培南S%最高(克雷伯菌98.9%,其余均为100%)。左氧氟沙星对大肠埃希菌的R%为31.9%,同时对于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其S%也在80%以上,仍然是喹诺酮类中抗革兰阴性菌感染较好的品种。
目前由于第三代头孢菌素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出现了产ESBLs革兰阴性菌,且有逐年上曾多的趋势,其中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ESBLs检出率最高。ESBLs能水解包括第三代头孢菌素在内的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之灭活,产生耐药性。本研究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敏感性在90%以上,说明加酶抑制剂的头孢类对产ESBLs的革兰阴性菌有很好的抗菌活性。
在临床工作中,加强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掌握细菌耐药的趋势,对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尽最大可能避免细菌耐药和减缓细菌耐药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