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余力生:医生就是日复一日“逆天行道”

余力生:医生就是日复一日“逆天行道”

2016-12-14 17:50 阅读:2134 来源:环球医学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余力生是各个电视台健康节目中的常客。1994年就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他,早就有一个无奈的结论:人的疾病和死亡,三分之一是上帝决定的,三分之一是病人自己,剩下的三分之一才轮到医生,而他每天做的,就是在对抗疾病发展的必然规律,日复一日地“逆天行道”.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余力生是各个电视台健康节目中的常客。1994年就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他,早就有一个无奈的结论:人的疾病和死亡,三分之一是上帝决定的,三分之一是病人自己,剩下的三分之一才轮到医生,而他每天做的,就是在对抗疾病发展的必然规律,日复一日地“逆天行道”.

  余力生认为,病人对医学的不理解是医患**的原因之一。对医学的不理解,对医生的不信任,其实也是耽误病人自己。曾经有一个嗓子哑的病人来看病,余力生通过喉镜一看,发现已经有“声带固定”了,怀疑他的喉返神经被压迫了,可能是胸部有占位性病变,马上让他去做胸片。患者特不情愿,说我是来治嗓子的,你干嘛让我去查肺?勉强的去了,一会儿又回来了,说做胸片的医生让他再做个CT,他说你们这不是过度检查吗?余力生说你必须去做,因为放射科医生也发现不对了,结果CT查出他是纵膈肿瘤。

  余力生说,医院分科越来越细,可能培养出一些“专家”,但是,对于很多病因复杂的疑难疾病,则更需要医生有丰富的全科知识。某种意义上说,医学是在“逆天行道”,疾病或者衰老都属于自然规律,是基因决定的,是老天让你生病、衰老,医生对抗的是生老病死的“天条”,所以每天都在冒风险,困难重重。

  他说自己每次的门诊,有一多半的时间是和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告诉他们,病多是病人自己点的火,医生是在“灭火”,如果病人不点火,不添加易燃材料,大部分火就自然灭了。如果你的生活方式错的,就是在不断“点火”,一旦停止治疗,很容易复发。

  之前的很多“伤医案”都发生在“五官科”.余力生指出,其他科也有,之所以“五官科”没能幸免,因为过去,五官科医生不太了解以躯体症状为表现的心理疾病,比如“鼻中隔偏曲”.

  人群中有60%的人有“鼻中隔偏曲”,可导致鼻塞、鼻炎、头疼,有的时候确实是鼻中隔的问题,但精神或者心理疾病的躯体表现,也会出现这样的症状。如果不知道这个规律,单纯地做了鼻中隔的手术,就算躯体问题解决了,病人仍旧觉得难受,之前的一些伤医案,很可能就有这个原因。

  所以做这样的手术前,要给病人做心理评分的,如果评分显示有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个手术是不会做的,要重新评估。

  余力生介绍,自己每年都会从要做鼻中隔手术的病人中,挑出几个,不是不给他们治疗,而是要找到他们真正难受的根源。如果是心理的,就算勉强手术了,还是不解决他的问题,甚至可能引起**,医生就成了“替罪羊”.

  作为医生,余力生也有一些特殊的养生讲究:每次吃饭吃七成饱,其余的用水果蔬菜补充;不玩保龄球,因为内耳的手术很精细,要在特别小的地方做大文章,手术必须精准,打保龄球手指会疲劳,会影响手术,包括不喝酒,其实也是为了保证手术。

  余力生是最受电视编导们欢迎的专家之一,除了上镜之后的“酷”,有点像医生里的吴秀波,还因为讲话时逻辑清楚,不拖泥带水,这对一个高考数学满分的人来说,可能并非难事。作为典型的“理科男”,余力生喜欢踢球、桥牌、下棋,只可惜这些都在他做了医生之后,让位于这个职业了。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