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医生受职称评聘制度的影响,大量时间精力用于职称科研、职称论文,导致临床工作受到影响,而且还催生出围绕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的一条完整利益链。某些在患者中口碑极佳的医生由于论文不达标一直处于下层。医生评职称方法是时候改改了!
日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网中的“我向总理说句话”互动页面,网友@突破分球就医生职称评定向总理提建议:李总理您好!我是一名医学生,以后将会成为一名医生。现有的医生职称分为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执业医师。医生职称的高低是患者选择医生的重要参考,但医生职称的评定似乎并不合理,现行的制度是**部门负责评定职称,职称主要靠学历、工龄、年度审核、职称考试、继续教育、荣誉证书等因素来评定,但我认为医生好不好应该是患者说了算,但如今的情况是,患者的意见对医生职称评定完全没有影响,医生是为患者服务的,我认为患者认可的医生应该拿到高的职称,从而获得高的收入,这样可以引导医生“一切为了患者”的观念。医疗是服务业,顾客(也就是患者)的认可度应该被重视。谢谢您!
业内人士曾指出,医生职称评审制度出现了“错位”,对于所有临床医生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要求人人晋升都要**文,而且还要发表在核心期刊,这并不科学。
笔者认为,病人满意度或可作为确定医生职称和薪酬的重要标准。在医院中,病人可自由选择医生,而医生治疗病人的数量、诊断准确率、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病人满意度则可以作为确定医生职称和薪酬的主要标准,当然,每一项指标的具体权重系数还需科学合理制定。
当然,医学科研也十分重要。有能力有兴趣的医生或是医学科学家应成为“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