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界有句人人熟知的顺口溜:金眼科、银外科、哭哭闹闹小儿科。不知道外界是怎么看待儿科医生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男医生普遍都不喜欢干儿科,反正我们儿科这几年一直没有男医生。
当儿科医生,苦和累自不必言。大多时候,我们是酸甜苦辣咸尝遍,五味杂陈在心中。儿科相比其他成人科室来说有其特殊性,患儿的疾病和年龄、家长的期望值以及对患儿的重视程度都不同于成人科室,医患**也就更多。有时我们怎么尽职尽责怎么为患儿和家属着想,还是难以达到家属的期望和满意度。
有些病人家属,擅长玩变脸游戏。上个月遇到一患儿家属,当天他孩子送来时病情相当严重,重症肺炎併心衰。我们医生护士边抢救边和他说,现在床位紧张,但你孩子病情危重我们肯定是没床也要收治的,就只能和另外一个小朋友挤一张床了,他一副感恩戴德的样子。住院第三日早上,孩子病情好转了,主管医生查了房,告诉家长说,今天刚好有个孩子出院,但要输液到下午人才会离开,才能腾出床位,到时他的孩子可以搬过去。他口头上答应着,主管医生才跨出病房,就听到他在病房里骂骂咧咧:TM的,什么破医院,什么垃圾医生,孩子住院三四天了还没床,还要等到下午,天天只会说等等等,没床么干嘛要收我们住院,还天天收我们床位费,这些医生啊,心真TM黑……那一刻,你能算出医生的心理阴影面积吗?
上上个月,某晚我们值班医生收了一个急性脑炎的患儿。患儿送来时神志不清、抽搐、面色青紫。值班医生和护士赶忙开始抢救,也和家属谈了话,签了病危通知书。后来值班医生不放心,又打电话叫来了主任指导救治,主任和值班医生、护士,竭尽全力抢救了一夜。临近天亮时,孩子还是死了。家属看着我们一直在做心肺复苏,坚持了30多分钟还不放弃。孩子的父亲含着泪说:医生,别按了,你们也尽力了……
下午三点钟,那患儿的父母纠集了一大帮人,堵在我们医生办公室门口,要求给个说法!家属脸上已经没有早晨孩子死亡时那种悲戚的神情,其父亲脸上甚至有一种亢奋,母亲在我们护士站一边烧纸钱一边大声哀嚎:我的儿啊!几个黑大汉训练有素地嚷着“无良医生、草菅人命!”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人受了医闹组织的蛊惑,由医闹的团伙出谋划策,来医院敲诈勒索来了!
在后来的吵闹、撕扯中,我们主任被家属打伤了脸和手臂,当晚的值班医生也多次被家属围追堵截威胁其人身安全。虽然最终,院领导出面顶住,我们没错,不赔一分钱。医闹组织的**愿望没有得逞,**者也被**机关行政拘留了三天,但我们的心,是真的五味杂陈。在医闹如此猖獗的今天,我们还敢治病救人吗?
我们的主任实在是不容易。如今这世道,当医生难,当个儿科医生更难,如她这般当个优秀的儿科主任更是难上加难。一个柔弱女子,要有多强大的内心、多坚定的毅力,多宽厚的胸襟和气度才能撑起这么大一个复杂而又特殊的科室,要有多非凡的能力才可以hold住工作中那些僵持的场面?
我们的其他医生,能够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在儿科,更是不容易。在儿科工作,如同上战场打仗的士兵,没点***实弹哪敢轻易对敌,所以我们科每个医生的业务能力都是杠杠的。上班时个个都是宇宙超级无敌女战士,不但要看病要开医嘱要写病历,还得化解一场场随时爆发的由家属引起的口水战。
前几天看到朋友圈有同行写了这么一句话:今晚夜班,求菩萨保佑病人平安、护士平安、我平安!文字后面是一大串双手作揖的表情图片。我看了后久久不语,感觉好悲哀!这就是我们儿科医生的心理状态,上夜班前要进行一番祷告。
我们科上夜班的医生一个人要管三个片区的病人,门诊、普儿病区、新生儿病区。大多时候三个片区都有病人要处理,医生恨不得有分身术,却也只能根据病人的轻重缓急来一个个处理,这一点,护士能理解,能帮着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患儿家属却不能理解,每一个都觉得别人孩子的命不是命,自己孩子的命才最珍贵、病情最重、最需要医生尽快诊治,希望医生只为自己的孩子服务,有时等不及了就一脸怨气破口大骂。
说实在的,我真是太想吐槽一下工作中遇到的某种职业的病人家属了。医生给TA孩子看病时,TA会说话咬文嚼字的,一会问:医生,我孩子得了什么病啊?一会又问:这病是怎么得的啊?再问:这病有哪些症状啊?再再问:医生,这病要怎么医治啊?还问:这病能不能治好啊?医好要多少钱啊?我们要不要注意些什么?尼玛,我倒是佩服你这不耻下问的精神,我要是有时间和你细说这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和治疗原则,我早去医学院当老师了还坐在这?你这样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劲头你让后面的人还怎么看病?等不耐烦的家属还不把我生吞活剥了?
当然了,工作中还是会遇到好多通情达理、好沟通的患儿家属。有些家属对于我们医生护士的辛苦能够体谅,并且对医生对他孩子的诊治心怀感恩。孩子病好出院家属会想方设法的感谢医生,有时是几个苹果,或者几个核桃。某次一对双胞胎患儿的奶奶在宝宝住院期间买了好多水果糖让我们分享她的喜悦,两个宝宝出院了家属对医生护士千恩万谢,过几天送来一大筐鸡蛋。
做医生护士的,其实并不需要病人家属物质上的感谢,我们最需要的,是他们对我们这个职业的尊重和理解。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医患关系能够进一步和谐,病人及其家属能够对我们多一些信任和换位思考。
身为儿科医生,我们会继续坚守在这个岗位上,再苦再累我们不怕,我们怕的是:身体在流汗,心却流着泪、流着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