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吴江卫生监督所将对民营医疗机构安装远程监控视频,首先试点松陵和开发区,辖区内25个民营医疗机构将纳入样本框。然而,这样做,合法吗?有效吗?值得商榷。
据吴江区卫生局书记朱金华介绍,远程视频监控探头将会被安装在各民营医疗机构的入口及收费窗口,在各卫生局分所都可以清楚地看到监控画面,可细致监控人员的进出、诊断的项目乃至收费单的开取。目的是进一步规范民营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企图“通过这种方式,一来可以对民营医疗机构形成压力,来减少他们的违规行为,二来一旦产生纠纷,也可以当做一种调查医疗纠纷的辅助手段。”
1 合法吗?
不可否认,民营医院从诞生之日,就一直是非不断。作为我国医疗服务领域的一支新生力量和潜力股,备受关注。医改中,希望民营医院的崛起能够像鲶鱼一样给这一领域带来活力,然而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公立医院一方独大,而且在“**主导”的新医改原则“刺激”之下,地方**为了政绩,公立医院还有进一步近乎野蛮的扩张之势,民营医院发展空间再一次被压缩。比一个也许不很恰当的例子,民营医院就像“竖子”或者“老二”,接班没你的事,关爱给了老三,你的出生纯属偶然,没有狂喜没有留恋,在夹缝中找机会,活下来始总是第一需要。现在,把你逼成的“疯子”,再上监控,似乎又一次被当做“精神病院”.然而,合法吗?
卫生行政监督,有权对医疗机构的依法执业、医院感染、医患纠纷处理等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等法律法规进行监管。但是否有权对患者就医和出入医疗机构的人员的行踪进行监控?是否可以对“诊断项目”进行“*”?是否涉嫌侵犯患者隐私权?一旦发生医患纠纷,这种监控取证是否有效?
2 有效吗?
人所共知,医疗服务行为,主要发生在医生诊室、检查室、手术室、治疗室等诊疗场所,如果仅仅在医疗机构入口及收费窗口安装监控*,能否扑做到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呢?我们怀疑。能否起到规范民营医院的医疗行为呢,我们也怀疑。反过来说,即使你把医生的所有医疗服务行为全部摄进了监控,卫生监督部门是否又能够辨别哪些合规哪些不合规呢?
还有一个极其现实的问题是,安装监控*,管得住行为,怎么可能管得住医生的心呢?医疗服务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这随意性表现在诊断的阶段性,治疗的原则性,也造就了医疗行为的主观和难以控制,就如同用药,都是感染,可以选用的药物是某一类药而不是某一个药,这具体选用哪一种就是医生的权力,怎么控制呢?
我们觉得监控来管医生,很可能没有效果。不但如此,可能有不小的副作用,即由监控而让医生产生不被信任感,从而加重逆反心理。可能造成医疗行为的“故意违规”.
科学地人性化的管理,应该是关注关心关爱,让被管理者从心底里与管理者树立共同的价值取向,相向而行,向着同一个目标共同的愿景齐心奋斗而不是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