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消化内科医学进展 > 混杂疗法结合升高胃内pH值成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新方法

混杂疗法结合升高胃内pH值成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新方法

2013-08-13 14:51 阅读:1343 来源:医脉通 责任编辑:甘贝贝
[导读] 2013年7月刊发在《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基于多种药物联合的2周高剂量混杂疗法,结合升高胃内pH值,可作为高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一线治疗方法。

    一个H.pylori根除疗法应获得至少90%的根除率(按完成治疗分析为90%和意向处理分析为 80%.不过目前幽门螺杆菌常规治疗方案的根除率已经下降到≤80%的水平,因此需要新的联合治疗方案来提高根除率。为此,来自哥伦比亚的研究者进行了一 项开放标签、初步的单中心前瞻性研究。

    2013年7月刊发在《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基于多种药物联合的2周高剂量混杂疗法,结合升高胃内pH值,可作为高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一线治疗方法。

    研究共纳入122名患者,其中118名完成了研究。参试者接受15天的治疗方案,最初5天使用兰索拉唑 30mg bid,阿莫西林 1g bid,和甲硝唑500mg tid;第6~10天:兰索拉唑30mg qid和甲硝唑500mg tid;第11天~15天:兰索拉唑30mg bid,克拉霉素500mg bid和甲硝唑500mg tid.

    每位参试者治疗前都接受了内镜检查,并在治疗后至少4周的随访期接受第二次内镜检查。通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来判断治疗成功率,完成治疗分析≥95%为成功。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取活检进行组织学评价和快速尿素酶试验。

    结果显示,在完成治疗分析中(PP),混杂疗法的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为94%(95%可信区间,90~98.3%),在意向治疗分析(ITT)中为91%(86~96%)。治疗的依从性为96%(113人)。完成治疗的受试者中有55%发生了不良事件,其中主要为恶心和腹痛。

    该试验充分利用了序贯疗法和多种抗生素高剂量应用的优势,达到幽门螺杆菌根除的目的。不过由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高(55%),因此,在推荐该方案作为一线治疗方法前,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随机、盲法试验进行检测。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