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一年一度的高考紧锣密鼓。有志于报考医学院校的学生或许会留意到不久前的一则新闻报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今年重新招收儿科专业本科生。
1998年,教育部对普通高校本科目录进行调整,专业种数由504种调减到249种,其中,儿科学专业被取消。国内医学院校据此陆续撤销儿科学专业。时隔13年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重新开设儿科专业,引发了业内外对儿科人才培养现状的关注。
儿科医生紧缺“倒逼”招生重启
提及此次儿科专业招生重启的初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黄钢表示,“主要是为了扭转儿科专科医生严重不足的现状”。
上海市的儿科技术力量在全国领先,但依然面临人才紧缺的难题。有数据显示,上海三大儿童专科医院,2010年全年门急诊人数为269.6万人次,手术量为24482人次,而三家医院的医生总人数仅为592人。按照规划,上海儿童专科医院的床位数将从1000余张增加到2000张以上,所需儿科医生数量至少要比目前翻一番。
就全国而言,情况更不乐观。按每千名儿童应有一名儿科医生的比例估算,目前全国儿科医生缺口约20万人。
有统计显示,儿科学专业被取消之后的十余年间,全国儿科医生的数量只增加了5000人。黄钢坦言,由于儿科学专业的取消,使得医学生对儿科特点和相关知识了解不够,儿科医生工作压力大、风险高、待遇低,普通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多不愿意从事儿科工作。
根据上海交大医学院今年的高招计划,该校将面向全国招收30名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方向的本科生。
“教育部当时作出取消儿科学专业这一调整的主要考虑是,临床专业学生应先打好基础,在本科阶段完成内外妇儿各基础学科学习,其后再进行某一专业领域的深入学习。事实上,我们此次招生计划调整依然兼顾了教育部的这一培养思路。我们新设的是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方向,而不是独立的儿科专业。”黄钢说,单设儿科学专业使学生只注重儿科专业知识,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黄钢说,该校新设的这一专业方向,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兼顾宽泛医学知识学习,突出儿科特色,增加儿科专业知识学习内容和临床实践时间。在毕业后教育阶段,该专业方向的学生还将接受侧重于儿科临床技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如此才能培养出一名合格的儿科医生,而不是偏科人才”。
“在新的培养模式下,医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目标将会更明确,对儿科专业的职业忠诚度也将更高,更利于吸引有志于做一名儿科医生的年轻学子加入进来。” 黄钢说,虽然招录结果要到7月中下旬才会揭晓,但他对招录情况持乐观态度。
13年来仅有几所大学坚守阵地
事实上,类似上海交大这种儿科人才培养模式已有成功先例。1998年儿科学专业被取消后,重庆医科大学就以这一模式继续坚持招收儿科专业本科生,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儿科人才培养基地。据不完全统计,最近15年全国培养的5000余名儿科医生中,该校培养的人数约占40%。
“这一办学政策来之不易,当时重庆医科大学校长周雅德等一批儿科专家不懈地奔走呼吁,向教育部汇报儿科专业的特殊性,几经周折终于获得保留临床医学(儿科学方向)的办学资格。”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李廷玉回忆说,这得益于重医大儿科系是全国最早的4个儿科系之一。“经积极争取,当时只有重庆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少数几所儿科教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的医学院校,继续以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方向)的模式坚持儿科专业人才培养。”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模式培养以儿科专业为特长的临床医生和儿科高级医学人才。”李廷玉介绍,该校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方向)本科生前3年的课程设置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一致,后2年的临床课程和临床实习则突出“儿科特色”。例如,临床医学专业的儿科学课程只有79个学时,而儿科方向的课程是独立开设《儿内科学》、《儿外科学》、《皮肤性病学》、《儿童保健学》、《儿童感染消化病学》课程,共计334个学时,其中《儿内科学》课程达到126个学时。在临床实习环节,儿科学方向的学生在成人的内科、外科、妇科各科的临床实习时间约占1/3,儿科实习时间则占到2/3多。
“这也是用人单位十分肯定我系学生适应临床能力强的原因之一。每年年初,我们的毕业生就被用人单位抢光了。”李廷玉说。
重开专业仅仅是迈出“第一步”
除了上海交大医学院重新招收儿科学方向本科生外,广州医学院今年也新增了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专业方向。
对于更多院校加入到儿科医学人才培养队伍之中,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闻德亮认为,“这有利于满足社会需求、保障儿童健康和完善儿科人才培养体系,应尽早在全国有条件的学校开设这一专业方向,大力培养基础宽厚、特色明显的儿科专业人才。”
“相对于当前儿科医生缺口大的现状,目前的培养人数仅是杯水车薪。”李廷玉呼吁,相关部门应重新考虑建立完善儿科人才培养体系,多渠道培养儿科医生。
记者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查询到,2012年全国有101所院校招收儿科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其中约2/3的院校还设有儿科学专业的博士点。业内专家表示,很少有人愿意报考儿科研究生,不少学生是从其他专业调剂到儿科专业的,学习基础和主动性都相对较弱,这不利于学科的长远发展。
通过“开源”缓解儿科人才荒,弥合人才断层,仅仅是“**长征第一步”。“如果没有相应的政策、制度来支撑,不对儿科专业实行政策倾斜,单靠重新开设专业,学生选择起来还会有顾虑。”闻德亮强调说。
李廷玉希望,出台相关政策,为儿科医生创造更好的执业环境,以吸引更多学生选择儿科专业。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亚药理学会和英国药理学会主办的澳-英联合药理...[详细]
2月28日,GW制药宣布美国FDA授予该公司用于治疗儿童Lennox-Ga...[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