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海南省全省90%以上的医疗纠纷都通过省医调委调解。”海南省卫生厅政策法规处处长曹江告诉记者。第三方调解已成为海南省解决医疗纠纷的主渠道。
为医患双方都留下和解空间
“在过去,碰上严重医疗纠纷,医院往往没有更好的办法。但这次,我们按规定把问题交给海南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出面调解。”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人民医院医务科的胡金牛科长对记者说。
2011年10月,一名孕妇入住该院顺产一名男婴后死亡,医患双方发生纠纷。一开始,医院和患方家属对后事基本达成一致。但到了第二天,由于有外力介入,患方家属态度急转直下,坚决不同意原先的和解方案,在没有界定医疗责任的前提下,拒绝任何调解方式,并连续数天组织20多人,打着横幅,头缠白布条,在医院门口放鞭炮、烧纸钱,堵塞病人进出通道,并最终提出了60万元的索赔要求。
对此,海南省医调委数次调解后决定,“先界定责任再调解。”
记者看到海南省医学院法医鉴定中心的法医病理学检验,表明死者系“羊水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至肺羊水栓塞死亡,属意外事故”。医学研究也表明,羊水栓塞是分娩过程中严重的并发症,足月妊娠时产妇死亡率高达80%以上。
记者从琼山医院了解到,这样的结果使患方“消停了许多”。正是由于第三方调解的成功介入,为医患双方都留下了和解的空间。
受理167例 调解成功123例
琼山医院的医疗纠纷并非孤例。连续多日,记者在海口市人民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省农垦总医院等医院采访时了解到,多年来,医院深受“医闹”之苦。海南省农垦总医院院长医务部主任何晶说,信息灵通的“医闹”们,总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医院发生的事情,在短时间让医疗纠纷迅速升级为严重事件。
对这样的事,过去许多医院都采取了息事宁人的做法。现在,他们把问题交到了医调委。以海南省某医院为例,该院在2010年前的9个月共发生医疗纠纷64起,其中,抬棺停尸、殴打医护人员、围攻医院等恶性纠纷5起,赔偿金额170万元,个案最高赔付32万元。海南省医调委成立后,该院将所有纠纷均转移由省医调委处理。到目前为止,该院共发生医疗纠纷40起,经调解后患方均表示满意,恶性“医闹”事件为零。
据曹江介绍,海南省医调委自2010年9月成立以来,其“**推动、市场运作、各方参与、专业调解”的医疗纠纷调解模式效率高、有相当专业性,而且成本较低,处理纠纷客观公正,为医患双方所接受,目前已成为海南省医疗纠纷调解的主渠道。截至2011年10月,海南省医调委共受理医疗纠纷167例,已成功调解医疗纠纷123例,平均结案时间只有10天,经电话回访,调解案中患方满意度达95%以上。来自海南省卫生厅的数据显示,自海南省医调委成立以来,海南省医疗卫生机构医疗纠纷比往年减少约50%,患方上访人数明显减少,去年8月、9月均实现了零上访。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亚药理学会和英国药理学会主办的澳-英联合药理...[详细]
2月28日,GW制药宣布美国FDA授予该公司用于治疗儿童Lennox-Ga...[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