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药资讯 > “杵状指”又一致病元凶被捉住

“杵状指”又一致病元凶被捉住

2012-01-13 09:53 阅读:2320 来源:健康报 责任编辑:申琼鹤
[导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章振林教授领衔的团队与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夏维波教授,新近联合发现了原发性厚皮性骨膜病的又一个致病元凶基因编码蛋白SLCO2A1,其研究论文在今年元旦前夕在线发表于国际人类遗传学研究领域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章振林教授领衔的团队与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夏维波教授,新近联合发现了原发性厚皮性骨膜病的又一个致病元凶——基因编码蛋白SLCO2A1,其研究论文在今年元旦前夕在线发表于国际人类遗传学研究领域的顶级学术刊物《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

    据悉,此前这种罕见骨病的发病原因被证实只有一个。原发性厚皮性骨膜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通常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青春期发病,以皮肤增厚、面容丑陋、杵状指、骨膜显著硬化为特征。早在古希腊时,希波克拉底就描述了“杵状指”,即手指或者足趾末端膨大呈“杵状”。2008年,英国学者证实了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增高是发病原因,且发现了降解PGE2的酶HPGD基因突变导致本病,并一直认为该基因突变是唯一病因。

    据章振林介绍,科研人员在3个家系年轻患者中并没有发现HPGD基因突变,而且患者症状相对较重。科研人员大胆推测,该病另有致病基因突变可能。通过近2年时间的潜心研究,科研人员首先利用先进的外显子测序技术,对一例系近亲结婚所生的男性患者进行筛查,从海量的基因变异数据库中,敏锐捕捉到转运PGE2的SLCO2A1基因突变,并在另外2个非近亲婚配家系患者中得到验证:该基因编码蛋白是调节细胞内外PGE2转运的关键,它的突变会导致蛋白转运PGE2功能下降。

    该论文发表次日,章振林教授即收到了SLCO2A1基因的发现者——美国艾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VictorSchuster教授(1995年首先在《科学》杂志上报告SLCO2A1基因及其功能)的祝贺邮件,称该研究成果不仅为阐明继发性厚皮性骨膜病的发病机制奠定关键基础,而且临床可以对这类患者使用环氧合酶2抑制剂(降低PGE2的合成)进行治疗。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