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床实践得到的信息是:给予不大可能缺氧的卒中患者补充氧气是无意义的。然而,最好能发现他们是不是缺氧,如果是的话就进行补氧治疗。“ 最近进行的最大最权威的研究表明,常规补氧对于卒中患者来说并未从该干预中获益。
该研究的牵头者,英国Keele大学Christine Roffe教授总结道:”在未选择卒中患者的情况下,常规低剂量补氧并不能改善预后。“
临床实践各不相同
目前的临床实践因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而相差很大。
自从指南在2008-2009年改变后,救护车上就很少给予吸氧,很多救护人员给予常规吸氧,但指南随着这项研究的进行已经改变。当我们开始这项试验时,几乎所有患者都被给予常规吸氧,因此很少有人参加这项研究。“
我们现在提倡救护人员测量氧饱和度水平,如果浓度低的话仅给予吸氧。在医院也应该测量血氧饱和度,尤其是在氧浓度趋于下降的夜间。“
进行SO2S试验旨在确定对急性卒中患者进行72小时常规低剂量补氧能否改善患者预后,并进一步确定夜间补充氧气是否比连续补充氧气更有效。 试验将8000名急性卒中患者(在24小时内入院)随机分配至3组:(1)72小时连续吸氧组;(2)只在夜间给予吸氧组;(3)无常规吸氧组。治疗期间至少每6个小时测量一次氧饱和度。
在2个治疗组,通过鼻插管给予氧气,如果氧饱和度基线低于93%,给氧速度设定为3 L/min,如果氧饱和度基线高于93%,给氧速度设定为2 L/min.
Roffe教授指出,广泛的纳入标准允许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患者参加。
结果显示补氧治疗能提高氧饱和度水平。
然而,主要结局指标为90天时改良Rankin量表的残疾水平。研究显示出一个中性结果,补氧组与对照组良好预后的比值比为1.04(95% 置信区间[CI],0.95-1.13)。 连续补氧组与夜间补氧组之间的比较也是中性的,两者之间良好预后的比值比为0.97(95% CI,0.88-1.07)。幸存者之间亦无差异。进一步的分析将确定可能受益的患者亚组。
这一项研究结果,在卒中补氧研究(SO2S)在第23届欧洲卒中大会(ESC)上公布。
让我们首先从抗血小板疗法来进行讨论。毫无疑问的是,阿司匹林对于卒中的二级预...[详细]
研究者正在尝试使用一种有力的影像学检查工具,对难以寻觅的癫痫病灶进行定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