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国家卫生统计中心(NCHS)的Sally C. Curtin及其同事在《NCHS Data Brief》12月刊上报告称,2009年的妊娠率创下了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这主要是因为青少年的妊娠率下降,其次是30岁以下女性的妊娠率下降。
2009年的妊娠率仅为每1,000名女性102.1次妊娠,比1990年高峰时期的每1,000名女性115.8次妊娠下降了12%。特别是自2007年以来,妊娠率持续呈现出下降趋势,已婚和未婚女性的妊娠率都持续走低,只是30岁以上女性的妊娠率较1990年逐渐上升。作者写道:“研究表明,始于2007年的经济衰退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与40岁以下女性妊娠率下降有关。”
妊娠率最高的年龄组也略有变化:2009年25~29岁年龄组最高,共计169万次妊娠,而20~24岁年龄组仅161万次妊娠。相比之下,在1990和2000年,20~24岁年龄组的妊娠率最高。
妊娠率下降幅度最大的是青少年。2009年所有青少年中的妊娠率为37.9/1,000,相比1991年高峰时期的61.8/1,000下降了39%。青少年妊娠率的下降趋势一直持续至2012年,达到历史最低水平29.4/1,000。特别是年龄偏小的青少年降幅很明显,15~17岁女孩的妊娠率自1990年以来下降了53%。18~19岁年龄组自1990年以来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36%)。
虽然黑人和西班牙裔中的青少年妊娠率仍然至少是白人青少年的2倍,但所有3个种族的妊娠率均呈现出下降趋势。1990~2009年白人和黑人青少年的妊娠率下降了50%,西班牙裔下降了40%。作者指出,青少年妊娠率下降与有性经验的青少年比例下降以及首次性行为避孕措施的使用率增加等趋势相关。
随着妊娠率的下降,流产率也有所下降,这种趋势从1980年一直持续至2009年,2009年达到了自1976年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2009年的流产率为每1,000名女性18.5次流产,比1990年的27.4/1,000下降了32%。
不过,已婚和未婚女性之间的流产率相差很大:2009年未婚女性的流产率为28.9/1,000,比已婚女性的6.1/1,000高了将近5倍。同样,2009年已婚女性的生育率为每1,000名女性85.6个活产婴儿,比未婚女性的49.9/1,000高72%。
上述数据的依据是有关活产婴儿、流产和胎儿丢失的三大联邦资源。各州通过国家生命统计系统的生命统计合作计划向CDC国家卫生统计中心报告活产婴儿数。大部分州也向CDC国家慢性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中心报告流产数据,之后由Guttmacher研究所对数据进行校正以估算出全国总数据。
NCHS全国性家庭增长调查提供了来自1995、2002、2006~2010年调查的胎儿丢失估算数据,1988年数据仅用于估算青少年情况。这份研究报告由美国CDC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