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不断的患者伤医事件,引起了大众对医生执业环境的关注。“八成医生不愿子女学医从医”“医学生转行率居高不下”等新闻随之见诸报端,引发热议。实际情况到底如何?一项调查显示,国内临床医学、护理类专业本科生超八成在医院工作,其中87%在工作三年后仍坚守医护岗位,其平均月收入涨幅152%。但医学生“关注社会”“包容精神”等方面的培养则有待加强。
从事教育研究的麦可思机构新近发布的对国内医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调查数据显示,2009—2012届临床医学、护理类专业本科生毕业后,超八成从事医护类职业。2009届学医且从医的本科毕业生中,工作三年后有87%仍然在医院从事医护类职业,工作稳定性较高。工作三年后,这些年轻医生平均月工资收入为4687元,比毕业半年后(1857元)上涨2830元,比全国本科其他类专业毕业生三年后平均月收入涨幅比例(126%)高26个百分点;但月收入绝对值比其他类专业(5359元)低672元。
64%的临床医学、护理类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健康卫生习惯”意识得到提升,该比例超过其他类专业毕业生(29%)一倍。但在“关注社会”、“积极努力、追求上进”、“人生的乐观态度”、“包容精神”的提升方面,医学生分别低于其他类专业毕业生7至13个百分点,参与社会实践及公益类社团的比例也稍低。原因可能是医学专业学生专业学习较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