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消化内镜学会主任委员张齐联教授在展望胶囊内镜的未来时,曾形象的将其比喻为“有手有脚”的智能胶囊。据最新消息报道,这将在我国成为现实。
最快明年初,既可移动又能看病的金山“胶囊机器人”将正式上市。金山科技研发出全球首款“胶囊机器人”,解决了传统胶囊内镜只能在胃部被动蠕动的技术难题。与此同时,用于检测胃食管反流病的金山PH胶囊也研发成功。金山科技成为全球仅有两家研发出PH胶囊的企业之一。
金山科技董事长王金山透露,以往的胶囊内镜,在患者服用后只能根据事先设定的“体内旅途”拍照,无法实现人为控制。金山历时八年研发出的“胶囊机器人”,只有现在智能胶囊的1/3大小,它集MEMS(微系统)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于一身,病人服下胶囊机器人后,医生借助先进的姿态控制器,可对消化道可疑病灶进行多角度观察,更有利病情诊断。这种胶囊售价约为2000元一颗。
金山研发出的“胶囊机器人”真可谓是有手有脚,“有脚”,是指胶囊能在人体肠道内自由走动,也就是说医生能够在病人体外通过控制胶囊的姿态和运行,来更好的检查;“有手”,则是指胶囊内镜能在人体内进行定点的药物释放,甚至进行一些简单的手术治疗,帮助医生切除肠道内的肿瘤或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