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导致肾囊肿的分子机理
2011-03-12 10:06
阅读:1065
来源:JASN
作者:水**南
责任编辑:水北天南
[导读]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人员发现了肾囊肿致病原因,揭示了由VHL基因突变所致肾囊肿的分子机理
日前,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人员发现了肾囊肿致病原因,揭示了由VHL基因突变所致肾囊肿的分子机理。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肾脏病学会杂志》(JASN)上。
肾囊肿是一类在肾脏内出现囊性肿块的疾病,常见的肾囊肿可分为成人型多囊肾、单纯性肾囊肿和获得性肾囊肿,其中大多数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大多数肾囊肿不引起任何症状,但当囊肿过大取代过多肾组织时,有可能引发慢性肾衰竭等肾脏损害。当前还没有治疗肾囊肿的有效方法。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米盖尔和裴端卿研究组的科研人员对肾囊肿的发病机理展开研究,发现由于VHL基因突变,引起初级纤毛萎缩,使细胞增殖,导致肾囊肿形成。这一研究为肾囊肿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