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急诊科里的医患关系

急诊科里的医患关系

2013-09-12 11:00 阅读:2538 来源:财新网博客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医患之间的关系处理起来难么?很难,因为对于几乎没有医学知识的普通病患而言,医生既是他们在遭遇病痛的时候依赖的对象,也是发现药品不奏效甚至出现其他问题时第一个责怪的对象。但如今的医院里,一件如同去分诊台拿号这样的小事都会引发冲突,甚至是对医生

    医患之间的关系处理起来难么?很难,因为对于几乎没有医学知识的普通病患而言,医生既是他们在遭遇病痛的时候依赖的对象,也是发现药品不奏效甚至出现其他问题时第一个责怪的对象。但如今的医院里,一件如同去分诊台拿号这样的小事都会引发冲突,甚至是对医生的投诉威胁,而在另一些医院里,缺乏专业性的医生无疑又在折磨病患和家属的脆弱神经。

    8月下旬,因为家人生病,往来医院的次数比往日频繁。因为是发热病情,少不了见识了各家医院急诊科里的医患景象。

    就医第一天,赶赴离家比较近的某部队医院,依山而建,风景空气都不错,病患相对较少。

    赶到医院的时候接近中午11点30分,门诊已经不能挂号,赴急诊就医。这家医院急诊内科只有一位坐诊大夫,被护士称呼为“李主任”.急诊没有叫号系统和人工分诊排号,所有病人在急诊科门口排队等候治疗。

    我们在队伍当中排在第一个,诊室里已有一位病人在接受问诊。诊室里的病人为感冒发烧症状,而问诊过程却长达20多分钟,并且在最终下结论开药方环节被迫中断。原因是,“李主任”前天接诊的一位病患目前还在急诊治疗室观察而无法查出病因,急电某相关科室主任级医生下来会诊,其他问诊病人只能等候。

    诊室里的病人家属着急了起来,但基本上保持了克制,嘴里嘀咕“怎么回事儿啊,看到一半跑哪儿去了啊?”之类,还不停跟诊室外等候的病人眼神交流。“李主任”不断进出诊室,偶尔回复一句“等会儿等会儿”.终于叫来了会诊医生,没想到前来会诊的女医生相当傲娇,一进门开始数落“李主任”种种不是,来回重复的一句话是:“你什么检查也不做,检查资料也不给我看,就是什么专家来了也没辙。”

    “李主任”一直陪着笑脸,在应付女医生的同时,与前来给科室送外卖的小伙子沟通交流“钱谁付”、“走什么账”等关键问题。终于把一位病人应付走,诊室外面排队的大头兵们已经崩溃,一个个坐在椅子上高声抱怨。我陪家人进去后,女医生发难不停,“李主任”在应对的间隙问一句我们病情,由于担心药都会开错,不得以退号不看了,打车回家。

    下午准备尝试另一家三甲医院的分院,新落成的门诊部大楼在五环外荒蛮之地十分扎眼。在挂号部被告知,发烧超过37.5度必须进发热门诊。发热门诊经过胸透、验血一系列检查,一位年轻的医生在观察了许久片子后,回复不能完全判断,需要继续做CT,并建议住院观察,同时友情提示,由于医院刚刚落成,暂时无法输液,检查出结果后可自行回社区输液。

    我们只好再次退出,年轻医生用刚劲的笔锋在急诊病历页上写道:“建议住院进一步检查,但病人执意离院,一切后果自负。”

    打车到第三家三甲医院,急诊科分诊台的医生听说发热,依然建议发热门诊就诊。但经我们说明,已经在别处看过发热门诊,并且无病毒问题时,立刻同意在急诊内科排队。

    不得不说,急诊科真的是一个战场,跌打损伤的惨状不说,单听着古稀之年已过的老年病患在担架上的呻吟和抢救室不时传来的呼唤病人家属的广播就让人感到气氛紧张。

    急诊部的内科诊室共有三个,每间诊室门口的电子叫号牌不停滚动。一位年轻女医生熟练的拿起我们在前面一家医院拍的片子,迅速判断出病情。问道:“你们为什么还跑过来看?”我们只好据实相告。女医生惊讶:“门诊没输液的,住院了就有啦?”这句调侃让诊室的气氛变得轻松。

    这时突然进来一个中年女人,高跟鞋噔噔作响。一进诊室,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我朋友食物中毒了,您马上给看一下。”女医生回答:“急诊也需要排队,你去分诊台要号等着。”中年女人不客气的说:“等不了,我朋友着急。”女医生依然语气平静:“来急诊的都很急,你先排队,一会就叫到你了。”

    没想到中年女人突然发难:“快死了的病人你管不管?”女医生从容答道:“快死了应该送抢救室。”中年女人恨恨的撇下一句:“什么职业道德!”摔门而去。女医生则继续为我们开药,细致的询问来复诊的老爷爷的病情,并给出详细的建议,情绪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