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白质疏松可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转归
2011-02-12 08:39
阅读:1890
来源:医学论坛网
作者:大*勒
责任编辑:大弥勒
[导读] 中国与美国的一项联合研究显示,在行机械除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中,深部白质存在中度或重度脑白质疏松(LA),是脑实质血肿和功能转归不佳的***预测因子。 在接受经静脉或经动脉tPA溶栓治疗的AIS患者中,LA是症状性脑内出血(ICH)的危险因素。为
中国与美国的一项联合研究显示,在行机械除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中,深部白质存在中度或重度脑白质疏松(LA),是脑实质血肿和功能转归不佳的***预测因子。
在接受经静脉或经动脉tPA溶栓治疗的AIS患者中,LA是症状性脑内出血(ICH)的危险因素。为了明确机械除栓前经MRI证实的LA能否在伴有颅内大血管阻塞的AIS患者中预测脑出血和继后不良转归,研究者对接受机械除栓治疗的前循环卒中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明确了介入治疗前深部白质和室周白质中LA的特征。依据Fazekas评分,将LA程度划分为无或轻度LA组(Fazekas评分为0~1)和中度或重度LA组Fazekas评分为2~3)。对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血管再通率、出血率和出院临床转归进行对比评估。
结果显示,共有105例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24.8%(26例)的患者伴有深部白质中度或重度LA。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相似(80.8%对72.2%)。与无或轻度LA患者相比,中度或重度LA患者年龄更大(79对61.6,P<0.001)、神经功能缺损更严重(NIHSS评分19.8对17.5,P=0.05)、更常伴有心源性卒中的卒中源(88.5% : 60.8%;P=0.008)以及高血压病史(92.3%对57%,P=0.001)。就临床转归而言,中度到重度LA患者有较高的影像学ICH(65.4%对41.8%,P=0.04)和脑实质血肿(42.3%对19%,P=0.03),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较差(5.0对4.0,P=0.02),并且院内死亡率较高(48%对11.5%,P<0.001)。仅伴有室周LA的患者脑实质血肿发生率未升高。多变量分析显示,深部白质中度或重度LA为脑实质血肿的***预测因子(OR=4.2,P=0.021)。脑实质血肿患者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较差(5.5对3.0,P<0.001),出院时功能***性较差(P=0.003),而且院内死亡率较高(50%对10.4%,OR为8.6,P<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