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学资源 > 【PDF】[病原生物与免疫].任云青 - 医学资源下载

【PDF】[病原生物与免疫].任云青 - 医学资源下载

2013-07-12 05:00 阅读:725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爱爱医资源网
[导读] 【PDF】[病原生物与免疫].任云青 - 医学资源下载 资源作者:冀医生 资源分类:医学 - 基础医学 资源属性:电子书 资源售价:2 爱医币 资源大小:2.35M 关注入数:506 人次 评论人数:
【PDF】[病原生物与免疫].任云青 - 医学资源下载
资源作者:冀医生
资源分类:医学 - 基础医学
资源属性:电子书
资源售价:2 爱医币
资源大小:2.35M
关注入数:506 人次
评论人数:0 人
下载人数:14人
上传日期:2012-04-15 12:54:02
【pdf】[病原生物与免疫].任云青 内容简介 《病原生物与免疫(第2版)》共分四篇,第一篇为免疫,主要阐述了免疫的基本概念、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功能、免疫应答的生理和病理效应以及免疫学知识在诊断、预防、治疗疾病中的应用。第二篇为病原微生物,主要介绍常见的细菌、病毒等病原的感染来源、感染途径、致病性、所致疾病以及其预防措施和治疗原则。第三篇为人体寄生虫,主要介绍常见人体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性、所致疾病及其预防措施和治疗原则。第四篇为实训项目。《病原生物与免疫(第2版)》不仅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护理专业及相关专业教学用书,同时也可作为成人教育、本科教育在校学生教学用书及其他有关人员职业培训、业务进修参考用书。 编辑推荐 《病原生物与免疫(第2版)》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第一篇 免疫 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 第二章 抗原 第一节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第二节 抗原的特异性 第三节 抗原的分类 第四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第三章 抗体及免疫球蛋白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第二节 抗体的功能 第三节 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 第四节 人工抗体的制备 第四章 补体系统 第一节 补体系统的组成和性质 第二节 补体的激活 第三节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第五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的分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HLA复合体 第三节 经典的HLA分子 第四节 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第六章 免疫系统 第一节 免疫器官 第二节 免疫细胞 第三节 免疫分子 第七章 固有性免疫系统与固有性免疫应答 第一节 固有性免疫系统 第二节 固有性免疫应答 第三节 固有性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 第八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第三节 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第四节 免疫耐受 第九章 超敏反应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 第十章 免疫学应用 第一节 免疫预防 第二节 免疫治疗 第三节 免疫学诊断 第二篇 病原微生物 第十一章 病原微生物概论 第十二章 细菌的生物学性状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 第三节 细菌生长繁殖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细菌的变异 第十三章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第一节 细菌感染源及感染途径 第二节 细茵的致病性 第三节 细茵感染的类型 第四节 医院内感染 第五节 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 第十四章 呼吸道感染细菌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第二节 脑膜炎奈瑟茵 第三节 白喉棒状杆菌 第四节 肺炎链球菌 第五节 其他呼吸道感染细菌 第六节 呼吸道细菌感染的防止原则 第十五章 消化道感染细菌 第一节 埃希茵属 第二节 志贺菌属 第三节 沙门菌属 第四节 霍乱弧茵 第五节 幽门螺杆菌 第六节 消化道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及防止原则 第十六章 创伤感染病原菌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第二节 链球菌属 第三节 破伤风梭菌 第四节 产气荚膜梭茵 第五节 无芽胞厌氧茵 第六节 其他细菌 第七节 创伤感染的防止原则 第十七章 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 第一节 副溶血性弧菌 第二节 肉毒梭菌 第三节 引起食物中毒的其他细菌 第四节 食物中毒的防止原则 第十八章 性传播疾病病原体 第一节 淋病奈瑟茵 第二节 梅毒螺旋体 第三节 沙眼衣原体 第四节 溶脲脲原体 第五节 性传播疾病的防止原则 第十九章 动物源性疾病病原体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 第二节 鼠疫耶尔森茵 第三节 立克次体 第四节 其他动物源性细菌 第五节 动物源性疾病病原体感染的防止原则 第二十章 真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主要致病性真菌 第二十一章 病毒总论 第一节 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第二节 病毒感染与免疫 第三节 病毒感染的检测 第二十二章 呼吸道感染病毒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 第二节 麻疹病毒 第三节 腮腺炎病毒 第四节 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 第五节 其他呼吸道病毒 第六节 呼吸道病毒感染防止原则 第二十三章 肠道感染病毒 第一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 第二节 柯萨奇病毒与埃可病毒 第三节 轮状病毒 第四节 肠道病毒感染的防止原则 第二十四章 肝炎病毒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 第四节 其他肝炎病毒 第五节 肝炎病毒感染的检测方法与防止原则 第二十五章 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 第一节 虫媒病毒 第二节 出血热病毒 第二十六章 反转录病毒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第二节 人类嗜T细胞病毒 第二十七章 其他病毒 第一节 疱疹病毒 第二节 狂犬病病毒 第三篇 人体寄生虫 第二十八章 人体寄生虫概述 第一节 寄生现象、寄生虫和宿主 第二节 寄生虫致病性及抗寄生虫免疫 第三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实验诊断与防止 第二十九章 医学蠕虫 第一节 线虫 第二节 吸虫 第三节 绦虫 第三十章 医学原虫 第一节 叶足虫 第二节 鞭毛虫 第三节 孢子虫 第三十一章 医学节肢动物 第四篇 实训项目 第三十二章 免疫实训项目 项目一 凝集反应 项目二 沉淀反应 项目三 免疫标记技术 项目四 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测定 第三十三章 微生物实训项目 项目一 细菌的形态结构检查法 项目二 细菌的人工培养技术及代谢产物的检查 项目三 细茵的分布及外界环境对细菌的影响 第三十四章 寄生虫实训项目 项目一 医学蠕虫 项目二 医学原虫及医学节肢动物 主要参考文献 “病原生物与免疫”课程标准
立即下载: 【PDF】[病原生物与免疫].任云青 - 医学资源下载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