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动脉是替代股动脉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一条途径,近来已有研究证实了从桡动脉进行PCI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与从股动脉介入相比,从桡动脉进行PCI可以减少血管和介入部位的出血引起的并发症。但也有研究显示,从桡动脉进行PCI的手术时间更长,并且辐射更多。
该项实验研究中,研究人员们对305例实施SVG-PCI的患者进行了连续的观察,评估了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经桡动脉或股动脉进行SVG-PCI的成功性。所有手术者都是有丰富的手术经验的(每年行PCI超过200例)。
该研究评估内容:第一结果是手术成功性,第二结果是手术时间,辐射量,住院天数和术后30天内的情况。
表I. 患者的个体情况
|
经股动脉(n = 208) |
经桡动脉 (n = 97) |
概率 |
年龄 |
69.24 ± 0.59 |
69.54 ± 0.81 |
.763 |
男性 (%) |
84.13 |
87.62 |
.423 |
BMI |
27.99 ± 0.33 |
29.05 ± 0.42 |
.048 |
冠心病家族史 (%) |
59.89 |
58.24 |
.795 |
高血压 (%) |
63.02 |
77.66 |
.013 |
高血脂(%) |
62.50 |
69.14 |
.269 |
糖尿病 (%) |
28.00 |
31.95 |
.482 |
目前吸烟 (%) |
13.07 |
6.31 |
.082 |
急性冠脉综合征 (%) |
66.35 |
49.48 |
.005 |
表II. 手术情况
|
经股动脉(n = 208) |
经桡动脉 (n = 97) |
概率 |
手术成功 |
205 (98.5%) |
96 (98.9%) |
|
平均治疗病变数量 |
1.42 ± 0.05 |
1.65 ± 0.10 |
.024 |
平均支架使用数量 |
1.57 ± 0.07 |
1.86 ± 0.12 |
.027 |
药物洗脱支架的使用 (%) |
62.98 |
60.82 |
.131 |
平均支架直径 (mm) |
3.58 ± 0.07 |
3.82 ± 0.09 |
.042 |
平均支架长度 (mm) |
22.65 ± 0.97 |
25.32 ± 1.48 |
.125 |
糖蛋白IIb / IIIa的使用(%) |
39.90 |
34.02 |
.324 |
栓子保护(%) |
33.00 |
48.45 |
.009 |
手术并发症 (%) |
|||
无复流 |
3.84 |
3.06 |
.731 |
血管并发症 |
1.55 |
0.00 |
.294 |
透视时间(s) |
1095 ± 40 |
1159 ± 67 |
.394 |
辐射剂量 (Gy/cm2) |
43.87 ± 2.83 |
56.92 ± 4.52 |
.012 |
表III. 临床结果
|
经股动脉 |
经桡动脉 |
概率 |
30天内死亡率 (%) |
2.41 |
0.84 |
.664 |
全因死亡 (%) |
12.56 |
10.17 |
.318 |
住院天数 |
2.09 ± 0.17 |
1.16 ± 0.11 |
.0006 |
尽管从桡动脉介入的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与从股动脉介入相比,有许多优点,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大隐静脉移植(SVG-PCI)通常都会从股动脉进行。利用桡动脉介入进行大隐静脉移植(SVG)的PCI对许多术者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该方法可能会面临许多困难。
从数据结果可以看出,与经股动脉介入相比,经桡动脉介入的SVG-PCI更安全、有效并且在X线下暴露的时间较短,但接受的射线量却较多。从临床意义上来看,经桡动脉介入可以减少住院天数和血管并发症。这些数据都提示我们,经桡动脉介入的SVG-PCI是可行的,并且更有临床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期,美国心脏学会(AHA)发布了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相关事宜的科学声明,...[详细]
糖尿病与冠心病互为高危因素。当糖尿病与冠心病并存时,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心血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