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也许这次的120任务,我的急诊病人又会是假的

也许这次的120任务,我的急诊病人又会是假的

2017-03-12 19:56 阅读:1558 来源:医脉通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也许这次的120任务,我的急诊病人又会是假的
  救护车又出发了,也许这次的120任务,我的急诊病人是假的。

  又是昨天晚上那个女的

  早8:51,120急救指挥中心发来指令:高铁站广场,晕厥。救护车应声而出,向着淮河大道挺进。至之,一看,什么“晕厥”的病人,还是昨天晚上拉回急诊科在病区折腾了一宿的那个女人!

  昨晚20:51,夜班出车人员也是接到指令,去了高铁站广场西北角一趟,看到一名中年女人,在那里“找碴”——原来,此人是高铁站北边一个村庄里的村民,由于建高铁站时占用了她家的地,至此结下了“梁子”,这女人从此就开了头,一不高兴,就过来闹事、砸场子,保安一来,她就倒地“晕厥”,广场保安也好,辖区的民警也罢,谁都拿她没办法,因为这个人,是在市里的精神病院,也是“挂了号”,有病案的。

  这种人,不接,不行,因为120要配合广场安保、110维护公共场所秩序;接了,也不行,这种人根本就是急诊科的隐患。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是病人,只是背负着“病人”名义,借此逃脱法律责任、闹事的人。

  昨天晚上,执勤的110撂下一句:“你们(120)不接走,出了事你们负责!”急救队员实在没辙,请示了一圈,汇报了医院的总值班,最后还是把这个女人接回了急诊科留观室。

  “患者”李xx,女,48岁,晕厥。在急诊留观室,这个女人,既不用药,又拒绝检查。扬言:“明天我去砸门!”夜里只在病房里睡了一夜,早晨不知何时,就“逃跑”了。

  果然说到做到。

  昨天晚上就说今去砸门。

  今天,就把人家大门给砸了!

  这个女人拿着锄地的锄头,躺在火车站进站口的服务中心,服务中心是个玻璃房,那女人砸烂了玻璃房的大门,正准备砸里面的电脑,被高铁站的保安人员控制住了,急救队员到达的时候,只见那个女人又躺在门口的水泥地上,正在大喊大叫。

  “又是昨天晚上那个女的。”

  “你们知道啊。”

  “昨晚才在我们急诊科闹了一夜的。”

  急救队员跟现场执勤的保安对话。

  “你去不去医院?不是昨天晚上才从医院出来的吗?”急救队员俯身问道。

  “不去!不去!”

  不是我们不愿意拉她,是她不愿意去医院的!

  120急救出车记录本上,又多了一条“拒绝***”的记录。

  突然晕倒的患者

  120急救站,医护们正在值班时,突然,一个中年男人扶着一个中年女人来到护士站找医生。正当医护人员询问患者一般情况时,女人突然浑身一软,晕倒在男人身上!

  众人七手八脚地把女人抬到隔壁的急诊留观室。

  呼之不应,双目紧闭,晕倒在地……这人到底怎么了?医护人员脑子里瞬间出了一堆疾病,在高速转圈。

  甭管怎样了,上监护、吸上氧,扎上液,查血糖……患者家属说是患者有青光眼,头痛、眼痛,之前才在医院里输了液的,看监护仪,血氧99%,脉搏78次/分,均匀有力、规律,呼吸也正常?

  可是,病人她分明就人事不省的躺在那里,呼之不应的啊。

  “你们快点给她打一针,上一次,就是那个医生给她打了一针,就好了!”

  “别急!我们总得问清楚了才能给你用药啊,现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如果头痛眼痛,还是眼睛上的事儿,需要请眼科人员过来会诊,或是平稳了到眼科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急诊科没有检查眼底的仪器。”主任在和患者家属沟通。***眼科主任,人家说是没有接诊这个叫xxx的青光眼病人。

  后来,患者家属开始“蘑菇”,要求医生给开一支止痛针,并反复说,上次就是打了一针“镇痛针”就好了,就回去了。一来二去中,患者家属终于说出患者发病的诱因:在家跟儿媳妇生气了!

  早说啊,一针安定,一针镇痛,“患者”在留观室睡了一觉,说是好多了,也就回家了。

  被儿子孝心“绑架”的腰痛者

  上午八点五十的那趟车,空车而返。

  其实,这次的呼救现场离医院并不远,坐公交车也就两站的路程,就是做出租车***,也就是花个5元的起步价而已,很快就到医院了。

  咳嗽一声扭着腰了,是这次患方呼救的直接原因。

  急诊科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这话一点也不假,透过窗口看世界,世间万象无奇不有。想要“开眼”的人儿,尽可以过来体验生活。

  “腰痛”是这次“120”急救指令中凭呼叫“120”者的口述,在派车单上所下的初步诊断。

  这个腰痛的老汉胖得很。他的腰痛应是腰椎间盘突出造成的,之前也到医院检查治疗过,知道有这毛病。这次他本不想打“120”,但是儿子很孝顺,情急之下,见父亲当时呼痛,就顺手打了“120”。

  医患双方交谈了几句,患者有意到距离较远、本地那家康复比较有名的医疗机构去看看。对于这种院前转运的要求,医护人员也见惯不怪,只是把“丑话”说在了前头:救护车转送可以,但按规定要交60元的转运费,患者一听到费用就瞪大了双眼:“120不是不要钱吗,免费送……”

  “拨打120是不要钱,但救护车出动这么多人力物力,要收院前急救费……”护士试图跟患方解释。像你这种情况,完全可以自行***,而无需动用救护车。更何况急救站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为呼救者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按规定理应收取适当的院前急救费用,更何况不如此,随意、恶意浪费公共卫生资源的现象将更泛滥,120会沦落,会沦为有些人召之即来、挥之即走的“**车”……

  患者和家属这会儿脑子里转得飞快,如此一算账,这种情况下动用救护车上医院也忒不划算了。于是,患者坚决不同意医院,家属只好敷衍医护人员“再在家观察观察……”

  “酒晕子”烽火戏诸侯

  下午五点的这趟车,还是空车。

  几个“酒晕子”,中午在一家深藏在都市村庄里的无名酒家喝醉了,就是不走,有的闹腾,有的睡觉。从中午一直折腾到现在,眼看着酒店就要开始晚宴了,这午宴还没有散伙。

  较为清醒的看到其中一个昏睡不醒的酒友,似乎有些后怕和醒悟,就拨打了“120”,吵吵着要带他到医院输液、醒酒。

  救护车七拐八拐地好不容易找到地方,几个醉鬼的意见发生了分歧,有非要让他上医院的,有不赞同的,当着医护人员的面,又是一通扯不断、理还乱的混乱逻辑和酒后思维。这几人把昏睡者吵醒后,这人才不愿意到医院呢。

  你们走吧,我没事儿!昏昏欲睡的醉鬼朝急救队员挥挥手,打发着全副武装的急救队员。

  急救队员对这样的“患者”也不勉强,于是乎,本月的月报表上,又多了一次空车。

  这就是急诊科,面向大千世界,面对形形**的社会人,有谁能有一双雄鹰的眼睛、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在众多普通、急、危、重混淆的呼救患者中,识别出那些人即刻就有生命危险,哪些呼救者属于普通病症,哪些属于急危重症?哪些优先,哪些可以靠后?恐怕无人能先知先觉地判断得清。

  这就是“120”急救工作的鲜明特色,这些120急救专有的特色,以前、现在,乃至将来还会一路伴随我们。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