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当沟通变成威胁,该拿什么拯救你!

当沟通变成威胁,该拿什么拯救你!

2016-10-12 20:09 阅读:1054 来源:掌上医讯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良好医患之间的沟通是治病救人的最基本前提,只有患者及家属完全信任医务人员,心存感恩之心积极的配合,医生才能静下来心来心平气和的专注于手术,患者才能得到最及时最合理的治疗。如若,每一次治疗前的沟通都变成了威胁,那么终将有一天这世上将再无良医!

  近日,朋友圈流传的一页“医患沟通记录”火了,患者家属竟然堂而皇之地在记录本上写道:“如因肺炎医治不力,导致严重后果,本人必将采取**。”刚开始还以为是哪位熊孩子的作弄和调侃,事后经过验证的确是出自某位醉酒家属的笔下。让人欣慰地是,所在医院在第一时间报警,妥善解决了此事。

  一、医患沟通何以成了威胁?

  虽然看似一件闹剧,却也真实无疑的暴露了当今并不和谐的医患关系。“本人必将采取**”,任何一位医生看到这样的威胁,估计都会噤若寒蝉。在部分患者看来,我来医院花钱看病,所谓“收入钱财,祛病消灾”,你必须竭尽全力医治好我的或者家属的病,否则我的钱不是白花了?而且治病救人是你的义无反顾的职责,看不好就是你的过失,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说起来似乎大言不惭,却忽视了几点基本常识:

  一是你交的费从来都没有直接落入医生腰包,而用于了所在机构的运转,至于为什么看病那么贵这就不是医生所能掌握的了;二是疾病复杂多变,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病种和突发的新意外,医生很多时候是无能为力的;三是即使医生的治病救人的职责再怎么天经地义,作为求医者对医生最起码的尊重和感恩是要有的,而非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抛开道德不说,别人有权不给看病,因为看不了你的病。

  二、威胁真的比沟通更有用?

  相信即使再高明的医生,也不敢许诺看好某种最简单的病。因为每种病都有不同的可能,治疗过程都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谁都不可能完全保证绝对的安全。或许,从医者都会有这样的内心世界:你来找我看病,不用嘱托,我也必将尽其所能的减轻你的病痛,治愈你的顽疾。要知道医患之间最重要的基础在于信任,如若连最基本的原则都缺失,那么两者之间的关系要么是曹操之于华佗,华佗被杀;要么就是蔡桓公之于扁鹊,扁鹊逃走。最后的结果如出一辙,患者无医可求,受害的也将是自己。

  面对当下复杂交织的医患关系,早已影响到了医生治病救人的心态。原本救死扶伤的天职,却总要考虑考虑治疗以外的安全感。这不是医生的自私,这是**。因为在为他人进行诊治的前提,是需要自身安全的。如果救治了一位患者,自己的生命却受到了极大的威胁,这能不让人气馁和灰心。威胁真的有用吗?答案明显是否定的,它不但起不了正能量的支持,反而是负相关。威胁医生之后,真正威胁的是患者自己的生命安全,受害的也将是患方。

  三、医患双方的理解很重要!

  医生同仁在与患者沟通时,或许都会遇到形形**的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书明明是为了让其知道所做的手术、所用的耗材、可能的风险,对医患双方都是有好处的,却总被患者及家属误认为是为了推脱自己的责任,防止医闹,怕发生意外后承担赔偿,如此云云让人听了心寒。但即便真是这样的理由,这能简单的将全部的原因推在医生身上吗?要知道当下的医患矛盾导致的双方不信任才是罪魁祸首,如果每次诊疗医生都无后顾之忧,那决然是不需要签写那么多的沟通记录的。

  要知道在医患的契约中,患者有三种可以选择的权利:一是选择医院的权利,二是选择医生的权利,三是选择手术方案的权利。每位患者都可以在均衡利弊以后做出选择。没有哪个医生会强迫你做某种手术,最终的选择权在你。因此患者应对医生多些理解和支持,既然来寻医就要对医生有最基本的信任,表示最基本的尊重。医者仁心,既然当初选择了白衣天使这份职业,就会全力以赴的救治自己的每一位病患,人命关天,决然不会有哪位医生故意将自己的患者看死的。

  良好医患之间的沟通是治病救人的最基本前提,只有患者及家属完全信任医务人员,心存感恩之心积极的配合,医生才能静下心来来心平气和的专注于手术,患者才能得到最及时最合理的治疗。如若,每一次治疗前的沟通都变成了威胁,那么终将有一天这世上将再无良医!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