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到底怎么改?大量医院管理者们在很多重要管理或学术会议上都曾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是演讲稿。但在这些演讲稿中,我们看到的貌似更多的都是院长们想尽办法“做蛋糕”,面红耳赤“抢蛋糕”.
在很多医院院长的演讲中,最常讲到的是,医院门诊量增加了多少多少,住院患者增加了多少多少,收入增加了多少多少……这样的医院能算是成功的医院吗?也许某种意义上很成功吧!
医院院长们的这些话不由得使人联想到国家大力发展经济时常常用到的一个比喻:“做蛋糕,分蛋糕”.那么,现如今中国的医疗行业和患者是不是就是一块有限但很大的蛋糕呢?是不是谁先占领了阵地,谁就能在竞争激烈的未来生存下去,或生存得更好呢?
在国家取消药品加成而财政补贴很难道位,而且其他收费的小幅度提高根本不可能弥补取消药品加成带来的损失下,医院要生存,院长要给几千人发工资,去“争和抢蛋糕”貌似也情有可原。可是,这样争来抢去的分蛋糕游戏里,医院的公益性去哪了?公众的利益去哪了?医疗的目的还在吗?
小编以为,公众更希望听到院长们讲的是——“我们治愈了多少病人,攻克了多少疑难病症,帮助了多少需要帮助的人,使多少人恢复了健康……”
但要使医院管理者们把主要的精力放到医院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对患者救治能力的追求上,要想公立医院一直保持“公益性”,**还得拿出“本钱”来!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