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和平年代,在解决了衣食住行用这些最基本的民生事项后,“病有所医”应该是最能得民心的民生工程。只有坚持保障和改善医疗,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百姓的幸福感,才能得民心、得天下。最近正在进行的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共和两党就都不约而同的将“医疗保健”作为了一个重要的选战议题。
为了让医改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我们国家也紧锣密鼓的***了一系列的医改政策。2014年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医改以来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变好、就医环境改善、医药费用报销更方便,人民群众对医改进展和初步成效的满意度超过75%.
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全民医保制度基本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不断巩固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逐步提高,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序推进,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通过深化医改,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继续增加,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医生作为中国公民的一分子,还应兼顾到医生的利益。理想的医改政策应当是能够让**、民众和医疗机构三方实现共赢。抛弃任何一方的利益都可能导致医改失败。抛弃了民众利益,医改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而如果医疗机构的利益受到了过大的损害,会影响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既可能导致人才流失,又会影响其为民众提供医疗服务的质量,进而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为了实现三方利益的平衡,在制定医改政策时,各方都需要表达自身的诉求。理想的医改方案是三方相互争论、相互妥协出来的。但当前许多医改方案的制定过程,**意见的比重往往过大,没有达到让各方都能够畅所欲言的程度。总之,医改的成功与否不只要看群众、**的满意度,也应兼顾医生的利益。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