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讲求精益求精和一丝不苟,医生忙中出乱的情况是有的,但医院需要做好各部门的协作和监管工作,将错误率降至最低。近日,陕西省中医医院被爆写错了检查报告单,血管斑块被“放大”10倍,而这一错误直到患者治疗8个月后复查时才被发现。这是否说明主治医生过分依赖检查报告而忽略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事件经过
40岁的李某一直抑郁焦虑。2015年7月,他来到陕西省中医医院进行住院治疗。当时医院给他做了B超检查。2015年7月14日的B超检查报告单上写道:“右侧锁骨下动脉后壁探及5.6×19mm低回声斑块……”
主治医生看了该B超单子后表示患者的颈动脉血管里斑块挺大,便按照此片给患者开了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和瑞舒伐他汀钙片这三种治疗药物。
“医生说,如果这个斑块随着血液游移进入大脑或心脏易发生脑梗、心梗……吃这几种药只是控制它,而且情绪不能过于激动。”李某说,自从出院后,他每天都跟药打交道。
李某坚持吃了几个月药。今年3月9日,他到陕西省中医医院进行复查。复查发现原B超单的数据出错。
“当时拍完片子问医生,医生说都没问题。我不信,让他仔细看看。”李某说他又拿出去年7月拍片出的报告单给医生看,医生看后又给他检查了三遍,也是没问题。随后医生从电脑中调取去年李某拍过的片子查看,显示的数据为0.186厘米,即1.86毫米,并非19毫米。
医院回应
医院表示,当初拍片的医生因手误,错将1.9毫米打成了19毫米。那位工作人员承认是自己粗心大意,并对李某道了歉。院B超室的负责人进一步解释说,当事医生换算时出了问题,医患办正在处理此事,处理办法是退还患者这8个月来的买药钱,而且医院表示吃这些药对于李先生颈动脉血管里斑块治疗也有帮助。
对于医生的说法,李先生并不认同。“如果当初报告单上没有错写,可能这种病是轻微的,甚至于可以忽略不用吃药。但被当成一种严重的病来治疗,这种身心的伤害,不是一句对不起、退还药钱就能解决的……”
其实,检查报告只是诊断的一种辅助手段,对于医生来讲,它只是一个参考,最终的判断还要靠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在这起事件中,出检查报告的医生打错了数据,但是如果主治医生能够认真阅片,或许也能发现问题。医生不应该只相信机器检查的数据,因为数具有时也会“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