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未来医疗属于个性化健康系统

未来医疗属于个性化健康系统

2015-02-12 19:54 阅读:2275 来源:健康界 作者:学**涯 责任编辑:学海无涯
[导读] 神圣而又理想化的一对一医患关系是历史的遗留模式,健康照护的未来是智慧医疗团队,而你自己最好就是团队中的一员。

    生病,去诊所或医院看病。这个被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就诊模式,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被个性化健康照护系统(personal health system)所替代,这个医疗系统模式由英特尔健康与生命科学事业部主管艾瑞克·迪旭曼(Eric Dishman)提出。而提出这个概念的缘由,还得从他自己的经历说起。

    艾瑞克念大二时,因多次昏迷被送到学生健康中心,然后很快被诊断出是肾脏出了问题。在经过长达六个月的检查后,医生说他永远不可能符合肾脏移植条件,并且只能再活2到3年。幸亏,这已经是24年前的事情了。

    原来,艾瑞克当年并没有放弃治疗,而是幸运地遇到了优秀的诊疗团队,成功进行了肾脏移植手术。现在,他根据个人经验,并结合当下飞速发展的医学技术,提出了大胆的创新想法--重塑健康看护系统!

    建立医院和诊所的构想起源于1780年左右。艾瑞克认为,这种患者集中去医院和诊所看诊的模式是时候改变了。艾瑞克提出了未来医疗的理想模式:个性化健康系统(personal health system)。此系统包括三大支柱:照护移动化(care anywhere)、照护网络化(care networking)、用户定制化(customization)。

    照护移动化

    “照护移动化”是指推荐患者以居家照护为优先,让诊疗和监测的过程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如果想去医院或者诊所,那就需要病到一定程度才行。我们现在使用的智能型手机可以外接各种诊断装置,如超声波等;可以内建多种传感器,进行各种生理数据监测;有的人还可能在体内植入实时监控的装置,如监测血液中化学物质及蛋白质。

    总之,软件已变得越来越聪明,患者可以根据需要将这些数据随时随地传送给医生,实现“照护移动化”.

    照护网络化

    “我们需要突破***医师分别进行看护的传统模式,进而由多科别团队进行个人化诊疗,缺乏协调的诊疗模式不仅昂贵,还可能致命。”艾瑞克发出此感叹,源于三位医师曾对他开出过药效相同的三份不同处方,直到出现心脏病症状,他才发现处方重复导致用药过量的问题。

    有过上述经历的艾瑞克认为,组建网络信息互通的多学科协作团队至关重要。一个理想的多科别照护团队,除了医生和护士,还应该包括药师、心理医师、营养师,甚至还有财务顾问,这正是艾瑞克在撒玛里亚慈善医院所遇到的照护团队模式。这种模式的成功秘诀是--培训患者在家自行护理。

    不仅医疗照护需要网络化、团队化的协作模式,老年群体的照护同样可效仿此道。

    艾瑞克在中国尝试建立了社群网络,追踪和训练老年群体的照护行为,包括自我照护(self-care models)、家人照护和社区志愿者提供的照护,并建立了在线照护交换网站,大家在网络上交换工作。比如,A每天照顾B的母亲三小时,而B可以帮助A送餐点。

    为了迎接老龄化社会,保证高龄人群的健康、安全、社交活动和生活质量水平,世卫组织于2002年曾公布推行全球高龄友善城市计划(Global Age-Friendly Cities Project)。艾瑞克团队在中国所进行的这个项目就是“高龄友善城市计划”(age-friendly cities)。

    与此模式相似的,法国巴黎的退休女性探索出了一种新的养老模式,被命名为芭芭雅嘉(Babayagas)。芭芭雅嘉公寓计划始于1999年,是专为退休女性建立的一个“乌托邦”计划,由现已年过八旬的泰蕾兹·贾勒提出,她希望为65到90岁的女性建立一个自主管理、互相尊重、团结而有开放性意识的地方,让她们居住在一起,互助帮助,一起慢慢变老,共同度过人生最后的阶段(详情:法国女性养老公寓芭芭雅嘉)。

    艾瑞克认为:“神圣而又理想化的一对一医患关系是过去的遗留,健康照护的未来是合作型的智慧医疗团队,而你自己最好就是团队中的一员。”

    用户定制化

    随机临床试验是在1948年发明的,用来发明治疗结核病的药,这种全民研究帮助创造了许多新药,救治了数百万的生命。但艾瑞克认为,这种医疗行为把患者当成平均数而非***的个体,可每个患者与研究的平均数都不尽相同,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的高速运算、分析、大数据,可针对每一个个体来建立预测模型,以实现用户定制化,即个性化医疗。

    个性化医疗的概念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它的发现要追溯到分子生物学的出现,可以说,是分子生物学的出现引发了现代医学的一场***。分子生物学技术逐渐成熟后,便开始了人类全基因组测序。在这项庞大的工程完成后,个性化医疗的概念出现并成为时髦名词,人们开始憧憬每个人都将拥有自己的基因序列库,医生会按照患者的基因序列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治疗。从字义上理解,个性化医疗是精确到个体的,又称精确医疗。

    1月30日,美国总统***推出“精确医学计划”,提议在2016财年向该计划投入2.15亿美元,以推动个性化医疗的发展。

    让个性化医疗的运算由几个月缩短到几周甚至几小时,让更多人可使用目前仅限于一流教学医院的完整基因体测序--英特尔在努力找寻实现方法,一旦成功,可能将掀起一场医疗***。

    你一定嗅到了未来医疗已在发芽。而医护人员和患者,无疑是这波奔涌而来的医疗浪潮的核心推动者。

    参考资料:健康看护体系需要大家参与(TED视频)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