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三甲医院主招博士成潜规则?

三甲医院主招博士成潜规则?

2014-12-12 15:58 阅读:4918 来源:医学界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近日,辽宁省医药类高校2015届毕业生秋季大型***会举行,活动吸引了全国227家用人单位,以公立医院为主,其中,全国三级甲等医院在***中几乎都要求博士学历,这让不少本科、硕士生在直喊心塞的同时,只得鼓起勇气再攀学历高峰。 三甲医院钟情博士是一往情

    近日,辽宁省医药类高校2015届毕业生秋季大型***会举行,活动吸引了全国227家用人单位,以公立医院为主,其中,全国三级甲等医院在***中几乎都要求博士学历,这让不少本科、硕士生在直喊“心塞”的同时,只得鼓起勇气再攀学历高峰。
 


    三甲医院钟情博士是一往情深还是情非得已?将学历作为当医生的门槛,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放在整个医疗体系中,顶尖医院这样的用人标准又会带来哪些后果?

    “只要博士”与“青睐本科生”

    北京是我国顶尖医院的聚集地,北京三甲医院招博士的情况如何呢?大林(化名)就职于北京一家知名专科三甲医院,正是一位博士医生。在他看来,将博士学历作为三甲医院***的门槛已经见惯不怪。

    大林告诉记者,“科里用人向院里报条件,如果要求硕士以上学历,到了院里基本上都会变成博士。有一年,我们医院计划招收一百多人,结果面试医生有300多人,80%以上都是博士。”

    他进一步解释,“大约从2009年开始,北京所有的公立医院,有了博士学历才能申请到户口指标,有了户口才能挂靠编制。” 博士学历成为获得编制内待遇的基本筹码。

    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却十分青睐硕士和本科生。该院所有年轻医师都必须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规培学生时,一半以上是本科生,其中还有很多非重点院校的学生。华西医院毕业后教育部部长王星月用“英雄不问出处”评价他们的***理念。他还举出了梁鹏的例子。梁鹏是一名普通的本科生,毕业后在华西做了五年的规培学生,现在已经留院做师资。

    ***博士情非得已

    大林认为,博士太多、性价比高、考核体系是三甲***博士背后的原因。

    随着大学的扩招,高学历学生成了批量制造品。具有关数据显示, 1995年,全国有4151名博士毕业生,2008年,这一数字达到了41460,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9.4%.为了节省***精力,医院会以博士学历做自动过滤器。

    事实上,三甲医院招博士的另一原因是巨划算的人力成本。本、硕、博学历三档,学历每增加一档,研修期增加了三至四年。然而,大林透露,学历的每次升高,仅会给医生基本工资带来200余元的“受益”.

    与这些相比,真正促使三甲医院***博士的源动力或许是公立医院的考核体系。

    2012年,大林毕业的这一年,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召开了挂牌以来的首次工作部署大会。大会当天发布了《市属医院年度绩效考核办法(试行)》,在该办法中,“发展实力”成为定量考核四大标准之一,其中高层次人才占卫技人才比、每百名卫技人员的科研项目经费、获得科研奖励数、统计源期刊论文数是评价人才辈出与科技创新的全部指标。

    这一点在医院里体现得十分明显,大林告诉记者,在他们医院,每到年末,医院都会考评科室,指标有很多,但归结起来就两点:高难度手术量和SCI论文数。更甚的是,评比结果还将全院张榜公布,直接影响到科室在医院的地位。博士生与硕士、本科生相比,有着更精深的科研经历和更长时间的临床经历,三甲医院自然乐于将博士招致麾下,并视博士为文章出土的标志。

    当记者问起硕士能否从事他目前的工作时,他不假思索地说,能干!只要认真工作,勤于总结,不断总结经验都会成熟起来。他还偷偷地告诉记者,“只要有关系,学历是次要的。”

    学历不代表能力

    医学是一门科学与人文相互交融的学科,在北京妇产医院马乐教授看来,医师的核心能力应包含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感知参悟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甚至管理能力。当下博士的学历,更大程度代表的是其在专业领域内的精深程度,并不等同于其富有上述能力。

    “我就遇到一个硕士研究生做麻醉操作不如实习生的,高学历有什么用?”四川的一名医生得知“三甲医院只***博士”的新闻后给本报留言。

    “学历不代表技能。”王星月认为,医生的培养一定要经过实践,但由于当前院校教育普遍是技能培训缺位。这如同教人如何游泳,无论有多少技巧,但只要初学者不下水,永远学不会。“我院也有直接聘用的博士,但是他们的岗位一般是做科研、实验室。如果博士生想进入临床,仍要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华西为什么能逆大气候而行之?这一方面得益于四川省医学改革的试点。2011年左右,四川省推出政策规定,没有进入规培的医生不能申请中级职称,华西在全省率先响应。另一方面,省级层面非教学医院已经淡化科研文章和课题。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杨进刚举出了欧美国家的例子:发达国家不会讨论“三甲医院是否应该招博士”的话题,因为在国外,优秀的教学医院不允许留人。医生是流动的,他们在医院工作7年左右就会被强制要求去其他地方。所有在大医院培训过的医生,不允许留在本院工作。优质资源的流动带动了各地医疗水平的均衡融合发展。而中国之所以有这样的问题,恰恰说明了我国医疗思路的混乱以及中国教育体制和分配体制的混乱。

    ***应侧重应聘者基本素养

    对于只招博士的做法,马乐表示出了些许担心,在优质资源不平均的当下,要想拥有好的发展平台,仅高等教育,医学生就要寒窗苦读十余载,然而,收入并无明显提高,过长的教育经历和严重不成正比的付出成为大量本科人才流失的原因之一。据大林介绍,他本科毕业同学中,如今仅有三分之一当医生。

    此外,这样的做**无形中促使越来越多的医学生向高学历进军,而这势必将进一步提高三甲医院***门槛。近两年的,三甲医院组团***海归的新闻已屡见不鲜。

    那么该如何***呢?马乐认为,应重点考察应聘人员对医师职业的理解、对专业的兴趣爱好以及是否具备医师核心能力方面的潜力。他认为,发展学科最终靠的是医院优良的人才培养传统和文化沉淀。“再高学历的人才,如果招进来没有充分挖掘个人的潜力,也是浪费。”他再次强调。

    王星月对马乐的观点表示赞同,并举出了他们医院的例子。王星月说,他们***时,更看重应聘者的基本素质与潜能。比如面试时,考察应聘者的心肺复苏技术,即便他的操作都是错的,只要他能表现出抢救生命的应急能力及为抢救患者多一分的坚持,还是会录取他。操作的错误是因为院校教育缺位造成的,而一旦进入华西的规培体系后,一定能把应聘者培养成合格的临床医生。

    “三甲医院是否应该招博士?问题的本源是大医院医生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毋庸置疑,大医院相对于其他医院有着更严峻的科研任务,但关键在于大医院医生的临床技能与科研技能哪个更重要。通过我们的观察不难发现,高学历的医生可能会相对优秀一些,但优秀医生并不一定都是高学历。‘博士’只是一个名片,只能证明其受教育的经历,不能证明其能力。无论科研还是临床,医生的工作主要靠的是‘技艺’,不能将教育经历与其诊疗能力和创造能力直接挂钩。”杨进刚总结道。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