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哀悼!数百群众自发送别苏州好医生

哀悼!数百群众自发送别苏州好医生

2014-11-12 16:35 阅读:2007 来源:医脉通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昨天(11日),文章《援陕任务结束前两天 38岁苏州史医生永远地去了》,讲述了38岁江苏省援陕医生猝死的在医院宿舍的故事,引起了很大反响,网友们纷纷进行转载、评论,表达惋惜之情。 昨天(11日)记者从苏大附二院得知,昨天(11日)早上7点半,陕西靖边县

    昨天(11日),文章《援陕任务结束前两天 38岁苏州史医生永远地去了》,讲述了38岁江苏省援陕医生猝死的在医院宿舍的故事,引起了很大反响,网友们纷纷进行转载、评论,表达惋惜之情。

    昨天(11日)记者从苏大附二院得知,昨天(11日)早上7点半,陕西靖边县人民医院为史明举行了告别仪式,上百名市民自发前来跟史明遗体告别。简单的告别仪式过后,史明的遗体即被运回苏州,预计今天(12日)凌晨四点左右抵达苏州。
 


    记者从苏州市卫生局获悉,目前有关部门已经明确史明医生为因公殉职,正在收集材料,准备对史明医生的无私奉献追加表彰。

    上百靖边医护人员及患者自发前来送行

    有关部门已经明确,史明医生为因公殉职

    昨天中午,苏大附二院赴靖边处理善后工作的工作人员陆雪官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昨天早上七点半,史明的遗体告别仪式在靖边县人民医院检验楼前举行。陕西卫生局、靖边县各领导都来参加了史明的遗体告别仪式。靖边县很多史明曾经帮助治疗过的病人也自发来到现场,依依送别。在非常简单、朴素的仪式现场,很多史明的同事、病人都失声痛哭,依旧无法接受眼前这个现实,“这么好的一个医生,怎么就这么走了呢?”

    简单的告别仪式过后,史明的遗体即被运回苏州,昨天(11日)下午两点左右,大部队已经到达西安,预计将于今天(12日)凌晨四点左右抵达苏州。届时,苏大附二院也会有简单的送行仪式,史明的好同事们都在怀着沉痛的心情在等待着“大叔”回家。
 


    苏州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关部门已经明确,史明医生为因公殉职,目前正在收集材料,准备对史明医生的无私奉献追加表彰。

    “队长,亲爱的兄弟,我们要接你回家!”

    同事追忆史明的点滴往事,仍然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在得知史明抢救无效去世的消息后,很多史明医生生前的同事、朋友、患者第一时间在网上留言寄托哀思。

    作为史明曾经的同事兼室友,苏大附属儿童医院医生范俊杰也发表微信《哀悼和缅怀我的兄弟》,在微信中,范俊杰反复说:“兄弟,你太累了! 兄弟, 你走得太早了!”原来,范俊杰与史明同一年毕业,同一个诊室工作,同一个宿舍生活。正是由于史明学习刻苦,最终其考研成绩取得了苏州市第一名的好成绩,范俊杰才有了继续考研、学习的动力。在范俊杰心中,史明的地位不可替代,所以对史明的英年早逝,他怎么也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苏大附二院口腔科的汤医生在事发后也在网络上发表文章,追忆和史明在靖边一起支边时充实而紧张的生活点滴。据了解,汤医生与史明一同去靖边,9月份汤医生就结束任务回到苏州。汤医生认为,史明不仅能力强,而且人非常风趣,时常可以听到史明爽朗的笑声。汤医生谈到,她曾与史明一同锻炼身体,感觉史明一向身体健康,所以怎么也无法相信着突如其来的噩耗。最后,汤医生的一句“队长,亲爱的兄弟,我们要接你回家!”让人悲从中来。

    昨天,关于史明突然离世的消息一经刊登,立即被各大网站转载,很多读者、网友都发表评论,网友们在希望“史明医师一路走好”的同时,还提出了不少对当今医疗体制的想法,不少网友呼吁,一定要改变如今医生疲累不堪的现状,协调好医患关系,更要“尊重医生、相信医生”.

    他知道妻子穿S码的衣服,知道妻子所有的喜好

    虽然妻子对自己十分依赖,但史明却毅然援陕

    苏大附二院妇科副主任凌莉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其实史明原本已经买了本周四回苏的车票,结束这趟为期6个月的援陕之行,不曾想,这张车票却未能带他回家。而就在史明出事前两天,他还抽空跟妻子、女儿视频,史明告诉妻子,“终于要回去啦。”

    在同事眼中,史明与妻子非常恩爱,而史明的妻子是个非常典型的苏州女人,非常依附于史明。史明只要有空一定会陪妻子,平时逛街买东西,史明一直甘愿在后面拎包拿水。不仅如此,史明非常体贴妻子,他知道妻子穿S码的衣服,知道妻子所有的喜好。

    史明妻子对史明非常依赖,有时候,史明常常在医院一待就是好几天,而史明的妻子非常思念史明,想跟史明好好说说话,便只好抽空来医院陪他吃顿午饭,在旁人眼中,史明夫妇绝对是值得学习的楷模。因此,史明决定去援边半年,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但是,考虑到陕西榆林那边的医疗真的非常需要支援,史明最终还是毅然决然地去了陕西靖边。谁都不曾想到,史明这一去,便再也回不来了。

    跟史明一同支边的、苏大附二院口腔科医生莫朝阳告诉记者:“他本不该这么早走的。”原来,就在8日当天,莫朝阳跟史明说:“马上支边也快接近尾声了,来了这么久,还没去好好看这边的风光呢。”原本,大家打算手头工作收个尾后就出去延安转转,但是没想到,当天竟然来了一个怀着双胞胎的高危产妇,史明一直忙于对产妇的抢救,直到晚上。后来,史明就找到莫朝阳,决定推掉这次集体活动,留下来继续观察病人,没想到第二天就发生了这次意外。
 


    当初他是以苏州市妇产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他是科室的宝。”两位科室主任对手下史明如数家珍

    苏大附二院妇科主任朱维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史明是他们妇科的骄傲。

    说起史明的经历,朱维培如数家珍。原来,史明出生于泰州姜堰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全凭自己的刻苦努力才考上了当时苏州医学院的儿科,1998年还获评优秀毕业生,同年进入苏大附二院儿科工作。作为儿科医生,要经常参与新生儿的抢救。经常产科一个电话,无论是半夜几点,史明都会来帮忙,从来没有一句怨言。慢慢地,史明对妇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02年3月,史明内部调动到妇产科工作。

    “妇科和儿科其实是两码事,学医的转专业非常难!但史医生特别刻苦、学习能力又强,所以当时妇科全体领导都同意他转科室。”2003年9月在职攻读苏州大学妇产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更以苏州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光荣毕业。“绝对是妇科的宝。”

    史明还给苏大附二院带来了一系列的研究课题。直至现在,史明学弟学妹们的课题都是由史明的研究生课题延伸出来的。每次对学弟学妹进行课题指导,史明都非常认真,“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会认真检查。”而只要是史明指导过的课题,都是绝对高标准、高质量的。
 


    即使是高年资的两位主任,也喊史明“大叔”

    “大叔,我们一起上个台呗。”

    苏大附二院妇科副主任凌莉还清晰记得,史明刚进科室的时候,就经常对他说:“凌朱主任,我入门晚了5年,你可要多带带我啊,我要上手术,我不怕吃苦。”在之后的工作当中,史明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也爱钻研,经常自己做研究做到很晚。连身为主任的朱维培都对史明的手术赞不绝口。“虽然史医生是后来转的科室,但是他的实际能力一点都不比同资历的医生差。”

    凌莉告诉记者,妇科一旦遇到疑难杂症,史明总是会努力翻阅书籍、查找资料,然后向别人请教。有时候,病人情况实在复杂,他们就会考虑“让病人转诊上海吧?”而这时候,史明总是说:“如果一遇到疑难杂症就转诊,那么我们永远也无法解决问题,永远无法进步。”就这样,在史明的坚持努力和帮助下,苏大附二院妇科克服了很多疑难杂症。

    凌莉告诉记者,后来,一遇到情况比较复杂的病人,他们都会喊上史明。“大叔,跟我们一起上个台呗。”每次,史明总是欣然应允,从不多说一句。凌莉说:“史医师在,我们做手术时心理都踏实。以后,他却不在了。”说完这句话,凌莉不禁失声痛哭。

    经常上完夜班后再坐一天门诊,“积休” 干脆就不再记了

    史明:再这样记法,我估计能早退休十年

    说到史明平时的工作,两位主任更是赞不绝口。作为副主任医师,史明一般要负责15到20个床位上的病人,最多的时候,需要同时负责24个病人。常常值完夜班后再坐一天门诊,然后晚上继续值夜班,经常几天几夜都回不了家。

    凌莉有时候都看不过去,便跟他说:“史医师,你可以出夜班了。”史明医师总是说:“我也想出啊,但是这么多事情在等着我呢。”按照医院的规定,每值一个夜班,都有半天的休息,医生们可以记下自己累计的休息天数,然后抽空休假,称为“积休”.开始的时候,史明还会记个天数,想着哪天休息放松下。但是后来发现,这根本就不现实,于是干脆就不记积休了。好几次,凌莉都跟他说:“你要记积休啊,说不定哪天咱们科人员富庶了,你就能休几天了。”史明说:“算啦,不记啦。这样记法,我估计能早退休十年。”

    分析史明突然离世原因:工作量非常大,责任大、压力大

    洗澡有时都成问题,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全部压在肩上

    “靖边较为偏远,医疗卫生条件都不及苏州。”朱维培告诉记者,作为一个被派到靖边的三甲医院的副主任医师,主要是传授一些先进的技能和一些丰富的临床经验,平时更要致力于解决一些疑难杂症,工作量非常大,责任大、压力大。再加上那里条件非常艰苦,援陕医生的住所就是医院宿舍,只有公共卫生间,有时候水压低,洗澡都是问题。

    说起史明最后一个手术,“一般遇到这样的病人,我们的压力会非常大,当天晚上几乎是一夜无眠的。”凌莉告诉扬子晚报记者,但是,如果这事发生在附二院,或许史明的压力会小很多。因为一旦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医院会团队作战,还有领导支援;再不行,还可以请示市里的专家小组一起分析讨论。而在榆林靖边,史明作为本次援陕队长,也是靖边县人民医院妇科主任,什么压力都得自己扛在肩膀上,所以,他的疲惫可想而知。

    患者:其实他更像我们的朋友、私人医师

    “除非我在手术,你随时都可以打电话找到我”

    在苏大附二院妇科,扬子晚报记者还遇到了一位曾经接受过史明医师治疗的病人顾女士。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顾女士一直处于伤心欲绝的状态。顾女士说,她是9日晚上6点多得到史明出事的消息,“根本不相信,直到现在,我也还是不相信。”

    提起史明医师,顾女士说:“他其实更像我的朋友,甚至是私人医师。”顾女士在附二院进行手术,后来又进行化疗,直至出院,史明一直是她的主治医师。顾女士对史明非常依赖,出院后,哪怕不是生病,只是身体有一点不舒服,她都会给史明打电话。每次只有听完史明的分析和宽慰,顾女士心理才能踏实。

    “史医生真的是我见过的最认真负责的医生。”在顾女士进行第二次化疗后,史明建议她去上海肿瘤医院进行专家会诊,顾女士便听从他的建议去了上海。顾女士第一次去上海的时候,专家建议顾女士第二次去时最好带上她之前所有的病史以及治疗过程资料。顾女士当时一头雾水,回来便跟史明说了这件事。没想到,史明说:“没关系,你放心,你的资料我帮你整理好了。”之后,没过多久,顾女士就收到了史明的电子邮件,那份电子邮件清楚得记录了关于顾女士所有的治疗情况,非常仔细,就像一本身体档案一样。顾女士当时就已经感动地说不出话。

    后来,顾女士从上海回来,史明还特地找过她,并让她带着上海专家会诊的结果来给他看。史明认真比较了两地专家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找出其中的不同,并去仔细查阅资料,找出依据。“他说,他也认真学习,要取长补短。”

    今年3月份,得知史明要去援陕,对史明已经十分依赖的顾女士便打电话给史明。“你能不能不要去?那么远,条件那么艰苦。”听了顾女士的话,史明说:“我肯定要去的。你放心,除非我在手术,你随时都可以打电话找到我。”然而,谁都想不到,史明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不是说好人一生平安的吗?为什么史医生会这样?”话未说完,顾女士又哽咽了。

    资料链接:

    史明,男,汉族,中**员,江苏泰州人,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1976年4月出生于江苏姜堰叶甸乡花东村,当地就读小学、中学。1993年9月进入苏州医学院儿科系学习,1998年获评优秀毕业生,同年进入苏州大学附属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工作,2002年3月内部调动到妇产科工作,2003年9月在职攻读苏州大学妇产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11年12月受聘副主任医师职务。

    苏大附属儿童医院医生范俊杰微信《哀悼和缅怀我的兄弟》

    昨天,朋友微信告诉我你的噩耗,我的第一反应是在和我开玩笑。证实后,我真的难以接受。上午八点,你在陕西靖边去世了。走了。这些词语用在你的身上,是多么的刺眼和不协调。你才39岁! 你去靖边医疗支援,那边条件艰苦,工作很忙,天气最近也很冷了,已经下起大雪。你在那边已经出色地完成了很多手术,病人赠送的锦旗就是对你付出的回报。你离开前刚完成一个复杂的手术,坚持到半夜1点钟,短暂的休息后一早还要继续,可是你坚持不住了,你倒下了!我明白,你是太辛苦,压力太大,妇产科的艰辛和心理压力作为儿科医生的我很是清楚。兄弟,你太累了!

    往事一幕幕,让我浮想联翩。一开始,你也是儿科医生,我们同一年毕业,同一个诊室工作,同一个宿舍生活。你家境贫寒,但在学校很刻苦,是优秀毕业生,基础扎实,虚心好学。还记得我们晚上一起在科室里学习吗?还记得半夜我们轮流去产科会诊吗?还记得我们完成科主任布置的英文医学翻译吗?能和一个优秀的同事一起共事,也是我的运气。后来,你转型成为妇产科医生,更加辛苦,但也更加出色。我记得妇产科主任在你的婚礼上的致辞,说你的考研成绩在苏州名列第一,这也成为我后来考研学习的一个动力。说起婚礼,我当时的任务是摄影拍照,欢乐的情景我现在还印象深刻。后来,你的女儿出生了,我们买了鲜花祝贺。我到另一家医院工作后,我们见面就不如以前那么多了,但是,兄弟,你明白你在我心中的特殊位置,没有人能替代的。

    你走得太早了!你的爱人、女儿、母亲和岳父母,他们该如何面对!哀痛惋惜之余,我的心中有一股怒火。你本不会这么早的离开我们,你本不该承受这么大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你是受害者,害你的无疑是这可怕的社会和医疗制度。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超负荷的工作,为什么医患关系如此紧张,不明真相的民众总是在指责,但作为医生,我们很清楚真正的原因所在。

    现在,你一路走好,天堂里没有无休止的加班加点手术,天堂里的人都很和善,安息吧,兄弟!

    苏大附二院口腔科汤老师微信悼念文章

    心情沉重又悲痛,想要说什么又不知道如何表达。记得我去榆林靖边支边的时候,你高兴地说,好啊,我们一起去。去之前你还担忧你是位男妇产科医生在当地不便开展工作。去了之后才知道县医院的产科是医院最忙的科室之一,由于当地的民风和习俗他们都是多胎生育,所以产妇特别多,而且很多产妇没有产检,因此常有着不可预估的风险,疤痕子宫产妇特别多。有一次我亲眼目睹了什么是血淋淋的产科手术,只见你动作娴熟迅速,要求助手快快快,我们的动作快一点再快一点,产妇出血可以少一点再少一点。在迎接一个个新生命的同时保证产妇的生命安全,压力可想而知,每一台手术都是一个挑战。

    当两例DIC产妇处在全国媒体的风口浪尖之时,谁也没有想到在陕北的偏远县医院里也正上演着一场分秒必争的生死博弈,一位DIC的产妇由于你的早期正确判断和及时抢救死里逃生,你就是刀尖上的舞者。事后就此病例在全科组织了系统的学习和讨论,总结了对DIC产妇的抢救经验。

    工作之余,我们常在一起学习生活,情同手足。晚上去县体育馆跑步,你说增强体质可以应对高强度的工作,在我的印象中你身体棒棒的。在从医院到体育场来回的路上是我们交流最多的,一路上都是你的诙谐幽默和爽朗的笑声。很多次你提到了若干年后亲人一个个离你而去,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要承受多大的痛苦。我们敬重生命的轮回,那是自然规律,但你还年轻啊,你是我们医疗队当中最年轻的一位,你让我们怎么来承受如此生命之痛?

    归期临近,我们期待着医疗队的大团圆,让我这个你任命的点主任再为你点一个喜欢吃的菜,点一杯喜欢喝的茶。你太累了需要休息,是陕北人民的热情让你永远留在了那片黄土地上,还是天妒英才…你的离去我们的医疗队不再圆满,成为我们每个人心中永远的痛。队长,亲爱的兄弟,我们要接你回家!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