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的医院建筑,提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更注重人性化设计。但是,医院建筑的无障碍设施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特别是有些大型综合医院的门诊、医技和功能检查科室等场所,还难以看到无障碍设施。这是一个亟待解决并不可忽视的问题。
西安市肢残协会到省人民医院体验无障碍设施
“8?11肢残人活动日”一早,西安市肢残人协会组织了7名残疾人来到陕西省人民医院,体验医院的无障碍就医服务设施是否完善。
肖忆梅坐着轮椅来到门诊大楼急诊科附近的女卫生间,进去转了一圈又出来了,连着进了几个卫生间,都没上成厕所。每个厕位都有十几到二十几厘米高的台阶,且只能容纳一个人进,转身都困难,轮椅根本进不去,也没有坐便器。“在这种厕所,我没法把自己从轮椅上挪到坐便器上。”肖忆梅说。
随后,肖忆梅又来到医院门诊大楼和新建成的住院大楼一楼大厅,发现挂号缴费、办理出入院等手续的柜台窗口,比自己的头还高,如果不找人帮忙,她根本够不着窗口。
肖忆梅还提到一件麻烦事,以前开着三轮摩托车来就医,由于没有残疾人专用车位,她总是被引到比较远的地方停车,“如果我带着轮椅还好,如果拄着拐杖,就需要走很远。”
体会:电梯服务贴心;无障碍坡道方便
但肖忆梅发现这里的电梯服务还是很贴心,每个电梯里都有工作人员执守,残疾人需要去几楼,都有人给帮忙按电梯,专门的轮椅电梯,只为轮椅患者提供服务。“每栋楼门前都有缓坡,我自己坐着轮椅上下坡也没问题。”她说这点很方便。
残疾人体验的这家医院并非个例,无障碍设施不完善,在很多医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肖忆梅说,她去过的医院中,大多数都设置了无障碍坡道,让轮椅出入自由,直梯也有轮椅按键,但无障碍服务窗口、无障碍卫生间和残疾人专用停车位却很少。
体验结束后,体验者将他们的建议现场反映给了省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由于医院门诊楼建设时间较早,很多无障碍设施尚未配套,新建大楼正在装修,将根据残疾人的建议,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
建议:改造医疗机构无障碍设施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医院是残疾人和行动不便老年人及其他患者经常需要出入的地方,无障碍设施本应比别的地方更加完善,但目前我国很多医院做得还远远不够——走廊没有扶手和盲道,大厅没有低位电话(高度在90至100厘米),标志牌均没有盲文和语音提示,化验区没有放大镜和手写板……这些问题是普遍存在的。
据了解,目前西安市及陕西省肢残人协会已准备通过政协提案,向医疗机构及其管理部门建议,对医疗服务机构的无障碍设施进行改造。
残疾人就医环节的“障碍”有哪些?
1、没有足够宽的停车位
很多公共场所没有专设残疾人停车位,普通车位宽度不够,残疾人停好车,很难在车边放置轮椅上下。
无障碍基本要求:公共停车场应按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设置并标明无障碍停车位,这种车位要比普通车位宽,便于残疾人乘坐轮椅上下车,且要设置在通行方便、距离最短的位置,停车位要免费向残疾人提供。
2、到处是台阶
残疾人在就医时,楼里楼外到处是台阶,上下楼梯就成了难题。
无障碍基本要求:建筑入口及建筑物内台阶连接处,应有适合坡度的坡道,且坡道旁应安装护栏扶手及雨棚,坡道两端要有足够宽度,便于轮椅停留和转弯。
3、比人高的挂号窗口
没有绿色通道,挂号会难倒很多残疾人,乘坐轮椅或身材矮小的残疾人很难够到这个高度,只能找人帮忙。
无障碍基本要求:应设置低位窗口,最好专门设置有绿色窗口,不仅窗口位置低,还专为残疾人、行动不便患者服务,不用排队等候。
4、“哑巴”电梯
很多电梯的楼层按钮很高,电梯按钮上没有盲文,电梯里没有语音提示,给残疾人带来了诸多不便,遇到这样的电梯,轮椅患者和盲人只能依靠别人帮忙。
无障碍基本要求:电梯入口地面上应设置标识;电梯内外操作按钮高度要适合轮椅人士操作,且操作按钮上要配置盲文;电梯内要设置语音提示。
5、进不去轮椅的卫生间
卫生间狭窄,轮椅无法进出,轮椅患者只能被人搀扶如厕。
无障碍基本要求:卫生间要设置专门的轮椅厕位,地面平整没有高差,宽度足够轮椅进出、掉头,设置坐便器,厕位四周有合适高度的扶手,洗面池高度适合轮椅高度且有扶手。
6、室内没有盲道
很多公共场所室内并未设置盲道,视力残疾人寸步难行。
无障碍基本要求:建筑物内各通道应铺设盲道及脚感说明,两侧应有防滑扶手,且扶手上最好有盲文说明,引导视力残疾人前往目的地。
您所在的医院也存在这些“障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