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手术室,由戴尅戎院士和郝永强教授领衔的骨肿瘤团队使用3D打印钛合金假体为一位44岁男性患者成功实施了骨盆软骨肉瘤切除后假体重建手术。患者术后3天即能进行康复训练和下地,术后2周已能扶拐行走。
作为真正意义上的3D打印骨盆假体重建手术的成功,标志着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应用领域取得了又一个突破。自上世纪80年代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骨肿瘤团队即与上海交通大学王成焘教授合作,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骨盆肿瘤病人的骨盆模型,进行模拟肿瘤切除及个性化假体的设计和试安装。
本次3D打印骨盆假体置换手术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是由于
(1)假体的制作同时应用了快速原型模型制造和直接金属打印半骨盆假体的双重技术;
(2)假体的设计同时解决了肿瘤周围肌肉软组织大块切除后的伤口闭合问题;
(3)假体有多孔表面,有利于残余肌肉的附着点重建;
(4)手术中使用了3D打印导板的引导技术;
(5)假体上的螺钉孔道具有可靠的导向作用,使钻入的长螺钉避开了神经和髋关节间隙。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